今天是2018年1月4日
是【晓晖有话说】陪伴你的第三百七十一天
雷达里奥的《原则》,是难有的渗透了大人生智慧的好书,而好书则每次阅读时,都有不同的领悟。《原则》书中提到了一种称为【机器思维】的原则。简单来说,把我们做事的目标和要借助的方式看成一台机器,我们要有两种身份的意识,首先是机器的设计者与管理者、然后是机器运行中的一份子。雷达里奥强调我们的第一身份是设计者与管理者,是在着重说明我们人类除了在独立意识上区别与一般动物,我们还能在更高层次上看待自己、反思所为。这种高纬度的思考与行为需要借助我们要有机器设计者与管理者的意识。
我的强烈感受则是,我们在自己的人生中需要建立第三人称视角的观察角度,观测我们自己的所思所为。在另外一件事上也是有效的,比如用于日常的性格修正,当我们和别人产生摩擦时,会有心理咨询者建议我们此刻暂时跳出“我”的第一人称思维,用第三人称的角度看待“我”和他人之间的即时冲突,这个时候我们会有更加理性的态度压制住自己的怒火,也能找到更加有效地处理好目前的冲突。
这种角色的切换和雷达里奥在《原则》中提到的高层次观测自己异曲同工,在【机器思维】中除了切换角度带来的好处,更有用的是设计者的意识。你看,雷达里奥,他把我们做事的目标和手段看作一个极其,用他书中的事例来说,就相当于是一场战斗中需要占领一个山头,这时我们所设计的机器就是一台占领山头的战争机器,作为设计者与管理者,我们需要设计这台机器的组成部分,会是什么呢?必须要有狙击手、侦察兵、冲锋兵与坦克。在这个时候,不要忘了,我们的第二种身份也是这个机器的运行者,我们也要进入这个规定情景承担具体任务。
【机器思维】就是我们人生【大设计】思维中的一部分,解决具体事情的【大设计】。通过建立一台解决具体事物的机器模型,我们能找到设计者与管理者的设计意识。所以你看到,【原则】又和我们解读过的【孙立人全传】结合起来了,共同组成了我们的人生大设计框架。
【机器思维】是【人生大设计】中解决具体事物的重要设计思维,还有另一种思维,则是【人生大设计】中另一种组成部分。我们明天继续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