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栋老师:
今天开始聊《道德经》,家人期待很久,自己也期待很久。我《道德经》已经读了400多遍,已经会背了。但是有时会出现串台。刚到我们平台时,应家人们接龙,有六十几位家人,共同百遍诵读。我们从今天开始来聊《道德经》。聊道德经,如履薄冰,因为我熟悉了,家人也很多都熟悉了。越短的经典,越难讲解。
大家在语音上分享后,以后也可以到大群去文字分享。自己读到哪里,有体悟就分享出来,每个人理解不同,但是大家不同的理解集合在一起,就从点变成了面。自己体悟了,表达出来,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如果不表达,过几天就忘记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有输入就要有输出。
百家讲坛讲经典,让你听过后,会知难而退,因为会让你听过后觉得经典很难,自己学不会,不能结合生活,不能学以致用。《道德经》要讲完81章,如果讲不完美就继续讲。我们的道德经是要结合生活的,跟做学问不同。跟百家讲坛没法比,但是会有一点自己可以超过。我讲的是日常的,跟我们有关系的,有亲近感的。所以我们不从做学问的角度去讲,而是结合生活,让经典和生活完美融合起来,学以致用。
《道德经》是叫《老子》。一本书最主要是看作者。阅读有深阅读和浅阅读。经典是属于深阅读。阅读量,不在于讲了多少本书,我们曾经讲过,是要反复揣摩,消化,这才是阅读量。比如自己读道德经400多遍。《银河培训班》里马浩文说,反复学比做蒸馒头,已经熟了,反复去蒸不会更好吃。但是这个是说普通学业,不包括经典,经典是高能量的,需要反复去读。经典,是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宝藏。
经典就是个宝藏,想要什么都可以到里面去找到。比如《道德经》,想要养生,想要别人给到力量,为人处世,或者单方面想要孩子成绩好,也能给到答案,这就是经典。经常听到很多人说《道德经》是给领导人看的。如果把它当成是为统治者写的,那就是缩小了他的价值。那也不会流传那么久,还被西方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被西方人寓意为东方的圣经。虽然简短,但是有太多的大智慧在里面。《道德经》被西方人译为东方的圣经!
我们要了解老子为什么读这本书,我们看书要去看这本书的作者。比如《大秦帝国》,我看了很多百年,这个作者用了16年时间,而作者在写之前有五六十年的生活阅历。翻阅了大量书籍和做了民间很多的走访。老子的生平传说,华老师进行了介绍。老子的生平可以用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寓今之有,这是非常重要的章节。老子开始在在图书馆里工作,东周的藏室史,那时最重要的书籍都在东周的图书馆里。那时的书很少,因为印刷书很难,都是用刻的。那时书很少,但是都是精华。
当时孔子去拜访老子,孔子回去后,弟子问老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回答说老子是条龙,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唐朝后好几个皇帝,都给老子做了加冕。李世民打下天下后,往前追溯到李耳为祖先。老子以前看书都是先沐浴更衣,那时对经典是非常恭敬。普通老百姓家是没有书籍的。而老子因为自己工作条件的原因,可以看到很多书。不单单孔子去问道,还有很多人去问道,怎么治理国家等等。虽然老子只是图书馆馆长,但是地位是非常高的。不管是文化的,历史的,国家机密等等的书籍,都是他掌管的。后来各朝各代的发展很多都是用儒家思想治理的,但是有几个太平盛世都是用道家思想治理的。我们在讲《道德经》之前要先把这些讲清楚,大家猜能认识到这本经典的重要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养生的人会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