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胜:
我们知道红楼梦也叫石头记,本是一声僧一道,遇到了这个五彩可以补苍天的顽石,(顽石)一再要求要到红尘中走一趟,于是这一僧一道就把这块顽石变成了一块晶莹剔透的美玉,再又把它变成可佩可拿的一个扇坠,然后把这块小小的石头,小小的美玉投到人间,投到那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从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出了一段悲欢离合,世态炎凉的曲折故事,待这块石头在人间历练一番以后,一僧一道又把这块石头复合原形,只是石头上刻下课那一段,风流韵事而已,
其实红楼梦开篇这一段告诉我们,这一切世间的一切恩恩怨怨,是是非非都是上天的安排,是上天的一种精妙的安排,
庄子在天地篇说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都是有主宰的,都是由真君的,
而这个主宰和真君,他把一切安排的很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在抱怨,经常看到这个好人没有好报,恶人那也没有恶报,唉有的人为此愁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但是老子和庄子都告诉我们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所以庄子在齐物论篇这样说的,其有真君存焉
这一切都有真正的主宰自然安排的,不需要我们去操心,
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这个真宰这个主宰,他是站在生命的本真角度,进行奖励和惩罚的,接下来他列举了三种,这个惩罚的力度
第一种是什么呢?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磨,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第一个惩罚就把你托成了一个肉身,托成了一个人形,这叫一受其成形,
不亡以待尽,让你的形体成为你精神的枷锁,
与物相刃相磨,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
让你的身心和这个外部的世界,一直处在矛盾和纠葛之中,
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无论你怎么拼尽全力,你都逃脱不了这种命运的惩罚,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不是一种惩罚吗?
我们评价所谓的好人没好报,坏人没坏报,都是站在物质的角度,
一个坏人获得了一些财富,我们就觉得他不应该,好像他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
但是在庄子看来,这恰恰是一受其形,不亡以待尽,给他精神上套上了肉体的枷锁,套上了物质的枷锁,这是一种悲
接下来庄子说第二种惩罚是哀,
所以有悲有哀,还有大哀,第二种惩罚,哀是什么呢?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也?
第二种惩罚让他一辈子疲于奔命,急功近利,身心俱惫,形神俱散,一直活在那种迷茫之中,无法从迷茫中走出来,这是一种哀痛,是一种心理上精神上的折磨,
那么第三种惩罚叫大哀,他说人谓之不死,悉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就是这样的人啊,不仅仅让他神形俱散,最后让他形神俱灭,包括他的生命的本真,这个精神从牢笼中永远的把他扼杀了,
因为在老子在庄子看来,人是不死的,只是换了一个肉身而已,人的生命的本人是精神的运化,只要这个精神不灭,人是可以薪尽火传的,庄子把它叫做物化,
当一个人的精神一旦被扼杀了,被消灭了以后,这就是(万劫不复)最大的悲哀
因为哀莫大于心死,这是上天最严厉的惩罚,
那么如何做好我们自己?
庄子告诉我们,知其不可奈何,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如果你能够站在天道的角度,来俯察尘世,用第三视角跳出来看我们自己,
生旦净末丑,每一个角色都有他存在的必然性,只有我们静静的去感受,我们面临的所谓的不平,所谓的痛苦,所谓的烦恼,你会发现这些烦恼都会烟消云散的,都是那种无形的,并且恒常的力量在控制着一切,
并且庄子指出: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如果你内心里不是这样认识的,还在认为正义会缺席,还在认为正义会迟到,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打开天门,你还没有通达天地神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