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是中国人极熟悉的节日,但论起它的身世来,却不是那么简单。
源流之探
元旦的古称极多,“元正”、“元长”、“元朔”、“元辰”、“元春”、“岁朝”、“端日”、“上日”等等皆是。追本溯源,许慎的《说文解字》更能够从“元旦”这一名称找到其真实含义:“元,始也。”“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明确表述:“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这就是说,元旦是社会通行历法所规定的一年中第一个早晨,也代指一年的第一天。
元旦曾经是中国重要的传统岁时节日之一。中国的传统节日与天时、物候的自然转换相联系,带有强烈的大农业民俗气息,又与历法的确立有着莫大渊源。在中国沿用了几千年的农历直接与农业相关,众多传统节日也依照农历进行。然而,元旦的产生与演变则有一些特殊的地方:由于强调“岁首”的时间起始意义,所以不单单是受到农业民俗大背景的影响,历法的变更更为容易左右元旦的时间选择。
所谓历法,是一种计算时间的方法。人们习惯将地球绕太阳周转1周定为1年,即历法的1年,然而这种运转没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人们可以自己规定一年的起点和终点,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历法。汉武帝之前,中国的历法较多变动。迄今为止在中国影响最大的则是俗称“农历”的历法。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汉历、旧历等等,是一种阴阳历,结合反映月亮和太阳的运行特征。农历的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同时设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即季节)的变化特征。相传这种历法创始于夏代,完善于汉代,又主要是汉族人使用,所以中国其他民族包括清朝刚建立时都把此历称为汉历。
历法的差异结合统治者的行政影响,直接表现在对于一年之始的规定有所差别。“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记载。据此说,是五帝之一的颛顼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即使后来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也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根据《史记》的说法,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则以夏历的腊月(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又以夏历的冬月(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十月初一为元旦。
这种持续的变更直到西汉武帝时才结束。当时“观象授时”的经验积累已经相当丰富,司马迁等人据此重新制定历法,形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历法《太初历》,同时改夏历的孟春月为正月,并规定每年正月初一为元旦,也就是农历纪年的第一天。历法的确立带来元旦日期的确立,此后,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便历代不变,一直沿用到清末。从这个意义上说,直到清末的约两千年时间里,“元旦”都和今天我们所称的“春节”是同一天,过元旦节就是过年。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孙中山通电全国,改用公历,即今天所说的阳历记年。公历即太阳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制定,一年分12个月,历年近似等于回归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闰,其月份、日期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比较能够反映四季变化,但与朔望月无关。
当时把公历的第一天规定为“新年”,并没有采用“元旦”的名称,农历的第一天则称为“旧年”。1914年,民国政府内务部“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这样,元旦的名称便从传统岁时节日中空置出来,原来农历的元旦名称以“春节”代之,民间庆祝活动不变。直至1928年,国民政府通令各省区“将一切阴历年节,及在阴历节日里进行的娱乐、赛会和有关习俗一律加以改革,使其按照国历日期举行”。国历即是阳历。按照这一规定,除中秋节外,其余节日均改用阳历月日计算,就是说,元旦、元宵、端午、七夕等传统节日均代之以阳历的1月1日、1月15日、5月5日、7月7日等。这次的节日改革,力图将传统节日的相应民俗活动由农历的日期移至阳历的日期,忽视了节日产生的根基——农业活动,因此未能被民众接受,民间出现了阳历元旦悄无声息,阴历“元旦”热闹非凡的情况。节日改革通令最终也于1934年废止。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在我国采用公历纪年,阳历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民间称为“阳历年”。从此,“元旦”便一直沿用这一规定日期,不再使用在农历年的第一天。
可以看到,近代以来官方历次介入的结果,究其本质乃是增加了阳历1月1日这个名义上的新年节日,而原来的元旦改称“春节”,依旧按照农历举行相关节日活动,并未被替代消失。
元旦习俗的演变
别看如今的元旦不甚热闹,在古代庆祝活动可是很隆重的,看看今天春节的气氛便能感受七八分。
元旦之俗,由于日期的变更,产生了阶段性差异。汉代以前的元旦习俗,由于年代久远,资料缺乏,较难寻其踪迹,可以确定的是有隆重的祭祀活动。然而自唐代以来,却能找到不少吟咏诗歌,生动反映出元旦的种习俗。比如:
宫廷贺岁礼:古代宫廷也有新年贺岁之俗。三国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描写出曹魏时期元旦贺岁的隆重场面。
饮屠苏酒:屠苏酒是专在元旦饮用的多味药酒,被认为可以防病消灾。饮屠苏酒时,需要按照由少到老的顺序来进行,因为按照古人的理解,新年时,年少者得了一岁,而年长者却失了一岁,所以年少者先饮为祝贺,年长者后饮为避忌。是故唐代成文斡《元旦》诗里说:“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放爆竹: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庆祝时使用得非常普遍。北宋王安石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活脱脱一幅宋代庆祝元日的热闹画面,虽时隔千年,仍然充满着扑鼻的鲜活气息。这里的“元日”,便是元旦。
贴春联:贴春联一俗,由来已久。《元日》中的“新桃”、“旧符”就是古代春联的形式。此外,还有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桃符”、“桃板”也是春联的代称。
农占:至今在一些地区,仍然流行着农历新年占卜农事的习俗,以预测来年农事丰歉。此俗在农业科学还不够发达的古代,尤其受重视,若得丰兆,更是可贺。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写有《回家元日》:“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直至明清时期,还有不少诗人描写了庆贺元旦的欢乐场景。如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清代钱谦益的《丁卯元日》等等。
现行元旦,由于对应的历法时间变化,其意义集中于阳历“岁首”,即阳历一年之始,在中国民众心中始终没有被认同为应该“过年”的时间,因此没有形成明确的民间庆祝活动和仪式。
民国时期,元旦只有机关、学校以及外国经营的洋行大商号等才放假1天,其他人则一切照旧,没有相应的休整安排。民间以过去的元旦习俗过农历新年。
1949年之后,国家安排了元旦1天的休息日,但民间并无庆祝活动,只有官方和部分企业组织的联欢晚会、健身、促销等,其影响范围和程度都是有限的,更不能称为习俗;而农历的春节(即原来的元旦)恰逢农闲,则安排了3天的假期,官民庆祝活动一如既往地隆重,喜庆祥和之气自不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