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先生在自己的八十寿宴上,关于对“父亲”的认识问题,与子女之间有一段对话。
老先生说:“当爸爸啊,就好像是一个球。
在价值最高的时候,孩子们你争我夺,常常伸手要钱,在这个时候,爸爸就像是篮球一样。
等到这个做爸爸的退休以后,开始失去价值,孩子们就你推过来、我推过去,这个时候,爸爸就像是一个排球。
当这个爸爸年纪越来越大了、行动不便、经常生病时,孩子们就你一脚、我一脚,唯恐踢不出去,怕给家里增加麻烦,这个时候,爸爸就像是足球一样。”
子女们一听,惊讶之余深表惭愧,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爸爸,您既不是篮球,也不是排球,更不是什么足球,而是椭圆形的橄榄球。
我们宁愿摔得腰酸背痛、全身都是泥土,也要把您紧紧抱住不放!”老先生顿时眼中一片红光,脸上写满了幸福和欣慰。
两代人之间其实就应该多为对方着想。子女们多关心、多体贴父母本是天经地义之事。
父母们将爱的甘霖无私地给予孩子们,他们为了子女们倾尽所能而无所求,子女们自然要认真“反哺”才是,要像爱孩子一样爱护自己的父母,减少他们的烦恼与孤独。
父母们也应该站在子女们的角度想想,或许孩子们正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为了生计而辛苦地奔波着,甚至疲于奔命着,所以不能腾出太多时间陪伴父母。
两代人之间,沟通与交流永远都是必须的。
再讲一个故事:一个犯人和母亲
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探望服刑的儿子。
在探监人五花八门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
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颤抖。母亲亦无言无语,撩起衣襟拭眼。
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
来之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
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
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饱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向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一次,一个结婚不久的同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有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
于是,我就把这个故事讲给她听。听毕,她泪眼朦胧,半晌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