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根匆匆忙忙得把自行车停在大门外面,用手中的包子收买了看门的狗,然后成功走了进去。寡妇春秀刚打开房门,宝根上前就抱住了她,他们一起进了房间,并顺手拉上了窗帘。院里的狗见壮向外走去,春秀的公公梁伯,正带着福娃孙子在瓜地看瓜。
福娃已经五岁了还不会说话,爷爷说等瓜熟后换成钱,就带着孙子到北京看病。说话间看到家中的老狗跑了过来,梁伯警觉的想家里是不是有事。他背起孙子赶紧往家走,春秀和宝根正在床上说话,梁伯回家看到地上的玉米粒。他大概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在他进入房门的时候,宝根翻窗跑了出去。
梁伯听到响动但没有去追,春秀赶紧给梁伯倒水喝,梁伯坐在那里问是不是那个人又来了。春秀听到心中一惊,原来他们的事情梁伯早就知道了,只是没有弄破而已。
儿媳春秀是个好女人,自从儿子去世后,家里的大小事都靠她劳作。春秀不辞辛苦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对待自己就像亲爹一样。这些梁伯都看在眼中,他也特别理解春秀的苦,公公虽然没有顺什么。但春秀感到这样做不好,毕竟她是个寡妇,被外人知道肯定要说闲话的。
于是她把和宝根的事情告诉了好友小梅,好友说你要小心宝根家人,他的父亲老侯是个为富不仁的家伙。还在村里放G利D,春秀说宝根跟他父亲不一样,他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小梅回头把这事告诉了做村长得丈夫。村长也特别体谅春秀,春秀的孝顺在村里也是人尽皆知。村长想把他们撮合在一起,就把宝根找了过来。
但是宝根比较软弱,对父亲的话一直言听计从,宝根说父亲向来看不起穷人和寡妇。对他们的事情是不会同意的,最后村长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并把宝根的父亲老侯叫了过来,刚开始老侯怎么说也不同意,直到村长说你儿子都跟人间那样了。如果不答应人家就要去告你儿子,老侯听后气的大骂儿子。但在最后为了顾全儿子,也只得答应了此事,而另一边宝根来到春秀家里,跪在梁伯面前说要娶春秀,但梁伯不同意。
因为他知道宝根家的环境,尤其是他那臭名远扬的父亲,但是春秀坚持非他不嫁。做为公公也不好说什么,最后梁伯只好答应了。因为春秀是个寡妇,大操大办也不体面,于是他们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
就这样春秀和宝根终于走到了一起,婚后儿子留在了梁伯身边,春秀和宝根的感情很好。但老侯一直瞧不上春秀,总是三天两头的刁难于她,春秀放不下儿子和梁伯,经常夜里回去给他们洗衣服。这天悄悄跟过来的宝根看到后,让他很是心疼。
父亲让宝根跟着去收账,宝根并不认可父亲做的事情,心中很是不快,但他生性软弱又不敢多说什么。虽然两人一直过着忍气吞声的日子,但好在两人感情依然如初。
这天梁伯要去城里买肥料,福娃年龄小只能背在身上,他拉着笨重的车子踉跄的走着。在路上碰到了邻居,邻居看着辛苦带娃的梁伯,说春秀改嫁后就不管孩子了。梁伯听后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春秀是个好儿媳,也是一个好妈妈。
春秀听说梁伯带着儿子赶集后,赶紧过来看望他们爷俩。看着梁伯沧桑劳累的脸让他很是心疼,她感觉改嫁是个错误的决定,眼泪冲出眼眶。她自责的说自己当初怎么就没守住这道墙呢!
春秀不忍心再让年迈的梁伯照顾儿子,想要把福娃接到身边照看,但是老侯不同意。这天宝根为了此事和父亲大吵起来,并说父亲你也有老的一天,或许是通过这件事,老侯后来慢慢想通了。他找到春秀让她把儿子接过来,那一刻春秀高兴坏了。
第二天春秀开到瓜地,并给梁伯带来可口的饭菜,孙子终于有好日子过了。梁伯特别的高兴但又感到心酸,自己以后只能孤独终老。梁伯用手把酒倒满,一杯一杯喝了下去,春秀看此情景心中很是心疼。她感觉对不起的就是面前这位迟幕的老人,儿子早早离开人世,孙子这么大还不会说话。
看着春秀和孙子远去的背影,梁伯忍着泪水没有流出来。不久后的一天,宝根的被警察抓走了,处罚教育几天后才回来,回到家里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这天晚上春秀宝根带着福娃去看梁伯,发现梁伯病了。他告诉春秀等西瓜熟了,带着孙子去北京看病,然后撒手离去。
春秀和宝根把梁伯葬到了瓜地,这里或许是他最好的归宿,坟前放着一个大西瓜,孙子给爷爷磕头的那一瞬间。西瓜突然炸裂,露出鲜红的瓜肉和黝黑的种子,好像是梁伯给他们留下的希望。
春秀就像大多数的农村妇女的缩影,她的第一段婚姻是不幸的,但善良的她能碰到将伯和宝根这样呵护她的人,也算不幸中的万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