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跟韦宝一起出门,他去搭邻居家的车,我去上班。他跟我说,妈妈你能不能陪我一起去等车?我说不行啊,我还要赶着去上班呢。跟他拥抱,目送着他的背影,小小的身影,大大的书包。是的,从今天开始,要继续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
中午刚到家,就接到邻居的电话,说今天校门口不让停车,怕是接不到了。要是换作以前,我肯定会很担心,但是现在,我相信他有这个应变能力。
中午吃完饭跟我一起睡觉。睡之前问我,妈妈你下午第一节有课吗?我说没有。他说那你能不能等我上学的时候再去?我说为什么?他说这样我就可以不用着急睡觉,不用起来那么早,我想多睡一会儿。我说那这样,还是跟我一起睡,我可以稍微走晚点,卡着点到学校,虽然没有课,但是也不能迟到啊。我出门的时候,叫他起来,他说看书,弹琴,到点儿再出门。两点二十,邻居打来电话说韦宝怎么还没有出来呢?我想不会啊,难道我走了,他又睡着了?正在担心,邻居说看到他了。
下午到家他已经在写作业了,他让我看语文长江作业,书写整体比以前要好,唯一不足的是有几处涂改。我说是不是以前涂习惯了,写错了就喜欢顺手划掉,他说是的。宝爹不在家,我们写了作业就去食堂吃饭,逛校园。回到家,他接着写数学,今天数学用了十几分钟,书写也好多了,草稿纸也用上了。语文阅读理解题,写之前认真读了短文,跟我说了一遍答案,还不错,都能说到要点上去。检查完作业,笑着跟我说,妈妈,我是不是已经找回了原来的韦宝宝啊?
想来真的很惭愧,很多时候,总是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忽视了孩子的努力,这样真的会让孩子有挫败感。其实,孩子不会因为我们给他指出各种毛病就能马上改,如果我们只盯着他们的缺点,最后就会陷入一种困局,孩子内心的无力和家长的焦虑交织在一起,孩子最终只会向着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方向去发展,而我们的焦虑,以及我们在焦虑中所说的,所做的一切都只会把孩子越推越远。当我们换一种视角,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身上的好,发现他们身上细微的变化,对他们充满期待,那我们的那份满载着爱的期待,会如同一盏明灯,点亮孩子前进的路。
宝爹晚上十点多回来了,韦宝一直躺着边听故事边等。宝爹说,韦宝,今天一看你的事儿就老早弄完了,干了很多事,还有不少时间。韦宝说,爸爸,你怎么知道的 ?是不是妈妈告诉你的?宝爹说,不是的,我会看相,一看你的表情我就知道。韦宝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