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跟拍小记
认识双喜,缘于今年的丹霞山之旅。
终于找到失联多年的老同学陈昉,得知她在丹霞山,于是我就着急忙慌地想去看她,因为想在景区拍摄写真,所以老同学就推荐了摄影师李双喜。
第一眼见到他的微信头像,眼前一亮:好清新的帅小伙儿,文艺范儿十足!双喜,这名字多喜庆,就是他了!于是赶紧联系确定拍摄事宜,最终定于24日跟拍。
7月21-23号,我们随丹霞山科普志愿者“脚爬客”一起活动,具体的路线行程我一片模糊,只是想着哪儿的风景最适合拍照,应该穿啥衣服摆啥POSE。细美寨的古朴,竹林的韵味,摩崖石刻的厚重,台阶,湖水......一路的美景尽收眼底,我不满足于一饱眼福,我要展示这儿的美,告诉人们我来过。这样心有旁骛地想着,居然没有爬山的劳累。
23号下午我们一对人马来到红豆兰庭客栈,双喜正下榻于此。
看到他从楼梯上款款走下,感觉咋没有头像照片好看呢,不过也大差不差-白皙的皮肤,圆圆的脸,圆圆的大眼睛(水汪汪滴),圆圆的眼镜儿,我忽然就想到了乒乓球,他的名字会不会跟“红双喜”牌乒乓球有关呢?总之颜值还行,个子跟我想象的差距大了点儿,不过浓缩的可能是精华。咱也不是相亲,将就着点吧,关键是摄影技术。在跟他简单交换了一下意见后,就开始无限期待第二天啦。
24日上午10:30,我们准时出现在原色客栈,甲乙双方免不了一阵寒暄。
“你是北京人儿?”
“不是, 我是江西浮梁的,就是‘前月浮梁买茶去’的那个浮梁”
《琵琶行》?确定有这一句?仔细想想好像是有这么一句,我背过,前一句是“商人重利轻别离”.
“对!白居易的《琵琶行》”,我推了推眼镜儿,不能让他看出我没有文化。那个商人到浮梁买茶,会不会是到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家买的呢? 我胡思乱想着来到书架前,双喜抽出一本书,“这是我的书,你看看。” 书的封面色调纯正、静谧、和谐,我随手翻开居然看到一张疑似熟悉的面孔:这不是丹霞印象客栈的小伙儿吗?!
“就是他,据说他是丹霞山第一帅哥!”空气中有一种酸酸的味道,夹杂着不服气。我仔细端详着照片,努力回忆起那个生物的人,我在客栈一楼的雅吧见过他,那天酒吧还没有开业,我们一行四人夺门而入,自己动手拖出两个满是灰尘的沙发优雅地陷进去,台上一个哥儿弹琵琶,错!吉他,一个哥儿唱,声情并茂。对!就是那个唱的哥儿,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我还差点儿把他当成装修工了!
原色客栈的小妹端上了精巧的生日蛋糕,我们结束聊天移步室外。空中云卷云舒云聚云散让我们好一阵担心,跟云商量了半天,终于等到最佳拍摄时机,于是乎开始了激动人心的疯癫。
第一阶段的拍摄在原色客栈,我们或坐或立,或捧书或举杯,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极尽搔首弄姿之事。我也不知哪来的灵感,居然还设计了几个POSE,一会儿卖萌一会儿上墙,并对尊敬的摄影师指手画脚。好几次,双喜举机欲拍,忽又回头,瞪着无辜的大眼睛,一脸犹豫兼迷茫,“你看该怎么拍?”我忍俊不禁,想不到我的无心举动居然在他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阴影,能把一个摄影大师折磨得如此不自信,我也是醉了!想想真没礼貌,咋就疯得得意忘形原形毕露了呢?!
感谢双喜的策划,感谢原色小妹的生日歌,感谢生活的温暖和美好,我好感动,竟忘了伤忘了痛忘了为女儿唱生日快乐歌...... 这是女儿十八岁的生日,一个特殊的生日,在风雨后,在丹霞山,在原色客栈;有蛋糕,有歌声,有妈妈,有原色小妹,有双喜,有爱!
简餐后稍作休息,我们开始拍外景。 因为不想买门票所以就只能在景区外围转悠,我不能辜负这外围的大好风光,于是决定去换裙子。等我舞动裙角飞回片场,发现两人在笑,很诡异,肯定有诈!
“反光板不用了,你把它收起来”,双喜吩咐道。
好~嘞!诺大一个圆形反光板在我手里左右扭转,上下翻飞,你只看到空中一道弧线,随即大圆盘变成小圆盘,稳稳收入囊中。
“还真会收!”双喜一脸不相信,女儿一脸崇拜。 小样儿,我会收太阳帽的时候你还在吃奶呢!
就这样拿反光板的活儿我就揽下了,东奔西跑采野花的时候我也没有忘记它,拍摄的时候更是不敢马虎。
“光线在哪儿?!”
“好,我知道了。” 我赶紧不停变换角度力求不多不少的光线准确无误地反射到女儿笑脸上以期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我们边走边拍,一路风景,一路欢笑。 我沉浸在拍摄中的欢愉,都没有看一下相机中照片,感觉那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赶到拍摄的最后一站--红豆兰庭客栈,我已经累了,就没有参与拍摄,双喜终于松了口气: “我能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了吧”
“自由发挥吧,爱咋咋地”
落日有余辉的时候,我们结束了愉快的拍摄,依依惜别时,我还不忘拿起双喜送我的一束野花,虽然已经蔫儿了,可那也得走远点儿再扔啊!
“到北京联系我哦” ......
25日回到合肥,回家第一件事儿:买书,双喜的大作。
今天网上买的书刚到,我翻开细读,可了不得,人家不仅是摄影师,还是旅行作家! 我很难把他跟高大上的作家联系在一起,他不是作家,他就是邻家男孩儿,清纯(这样形容BOY可以吗?),透亮,毫无距离感。我们一见如故,嘻嘻哈哈,感觉像是老友重逢。他的亲近自然,让我放松了戒备,放下了矜持,启动了许久没有开启的活泼模式(不过,据说有点过了)。 他不是科班出身的摄影大师,他只是泼墨山水背景下行走于美丽乡间的精灵,他用光与影的无穷变幻捕捉生活中瞬间的精彩,诉说柴米油盐的琐碎。他是美的发现者、记录着和传播着,他用清丽的文字记录过程,解读每一帧图片背后的故事,似对面而坐的老友娓娓道来一段往事一份感动。
我愿给双喜打工,帮他拿反光板,在村村寨寨的穿梭中,汲取山山水水的菁华,让自己简单点再简单点,通透点再通透点,不再去琢磨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就像这云,这风......
期待他的新书《烟村四五家》(或许叫《八九十枝花》,谁造呢?反正不超过十)。
二曼 2015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