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中国(七十年代末)
―――怀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一.社会
那时的中国天很蓝
那时的中国没这么多汽车,
汽车的牌子也屈指可数
有大解放
轿车是上海牌
进口的车叫伏尔加,
都二十年以上了还在满街的跑
那时的中国
汽车不报废
只要你能跑
冒黑烟也没人管你
那时SUV只有两种
北京吉普和罗马吉普
那时候最牛的车就是红旗轿车
除了北京,
别处很难见到
那时候的中国很多城市没有红绿灯
你想叫汽车压死你都很难
马路上没什么车
那时候的孩子家长没有接送的
每天上学他们领着小手就去学校了
那时候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
七八个都不稀罕,
那时的中国,没有偷孩子的
你偷了也没人要
那时的中国被港台人叫“兰蚂蚁”
那时的中国,早上一片乌兰
大家的服装都是一个颜色
那时不是和现在的“年代剧”演的那样,穿着彩色的衣服,剪裁精致
那时的中国女孩要是胸大是裹起来的,因为丢人
那时的中国人女的都穿着肥大的衣服
绝对不会露出臀部和大腿绷紧的轮廓
那时的中国人被称为“表叔”
是那部叫《红灯记》的剧搞的
“我家的表叔,数不清……”表叔是共产党
那时的电影很少
放影员的工作很牛
那时周一演《地雷战》
周二演《小兵张嘎》
周三演《奇袭》
周四演《南征北战》
转过周来,周一是《奇袭》
周二是《南征北战》了
那时一部叫《沸腾的生活》的罗马尼亚电影有句台词,提到了一个词儿:爱情
那时中国人都跑去看
激动到不行
那时没有流行歌曲
邓丽君的歌是靡靡之音
学校不叫唱
你要在大街上唱
大家会侧目你
那时的中国人都很真诚
他们发自内心地捍卫他们认为正确的东西
那时一个市委书记他把市政府大厦卖给了新加坡商人
顿时舆论大哗
怎么可以把政府的象征卖给资本家?
那是政府的象征
于是
各种说法都有
书记说:“有问题我承担责任。”
于是用卖旧政府大楼的钱盖了新政府的大厦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今天依旧矗立在沿海的街上
那时的中国正在打开窗户看见世界
二.生活
那时的中国猪肉得用票,八毛六一斤
全国一个价
买肉食要给你的都是瘦肉会打起来
大家用肥膘炼油炒菜
那时的中国
酱油只有两种,一毛一斤的和一毛八的
那时的小孩把一毛八的酱油打成一毛的赚八分钱买糖吃
八分钱能买不少的糖
那时的中国最好的冰棍八分一支
清汤面一碗八分
那时光有钱还不行,得用粮票
地方粮票,全国粮票
那时出差没全国粮票就饿死了
什么面食也卖不到
那时中国人不旅游
旅馆也不随便住
要开介绍信
没介绍信
房间空着也不叫你住
那时也没有影星、歌星
演电影的、唱歌的收入也不高
那时最牛的是火车司机,
最高工资一百零二元
那时的工资是按档来的
每月十块零八毛
十五块八、十六块儿,退休了能开到四十六块六你就不少拉
那时没有公积金、没有医保,退休了单位给开工资
退休的一多,单位就傻了
那时房子都是单位给的
要是你住的院里有空地和邻居说一声你可以盖一间
那时的中国没有这个小区,那个小区
有的是向阳院、红旗院,
那时八成的中国人没有毛衣穿
你得很阔做父亲的才有件毛衣
那时的小孩衣服都有补丁
哥哥穿完了弟弟穿
那时的中国
没有人向往钱财
那时的中国人穷却快乐着
那时的中国经历最大的地震
受伤的人送到了全国
那时的中国
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开始离开
那时的中国就怕听见哀乐的声音
那时中国
人的眼泪晶莹剔透
老人、孩子,真心的难过
那时已经长大的人
很多都不在了
那时的生活我们却记得:
那时的中国
天很蓝,没有那么多汽车。
还有那时也没有禁词
你什么都可以说
反动了就抓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