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逛街,走到一家鞋店,看中了一款高跟鞋。在等待售货员拿鞋的当口,我听到一个清脆的童声说:“妈妈,这双鞋好漂亮啊,给我买一双吧?”
我循着小女孩的声音望过去,一双粉色的点缀着蝴蝶结的小船鞋正在打折,大价签上赫然写着89元一双,妈妈听到了,训斥道:“买什么买,表姐刚给你的鞋还那么新,穿着不是挺合适吗,就知道乱花钱。”
女孩听了妈妈的话,看了看自己脚上的鞋子:“这双鞋子穿着不舒服,别人老笑话我。”
我低头一看小女孩的鞋子,早已经有了很明显的磨痕,看色泽也像是洗掉了颜色。我再看看孩子妈妈的打扮,看着也很干净整洁,虽不是精心装扮,但也说得过去。她们又僵持了一会儿,小女孩还是哭哭啼啼地被她妈妈拉走了。
我提着买的鞋子,走在回来的路上,忽然泪如泉涌。小女孩跟妈妈要鞋子的场景始终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只觉得脑袋晕晕的,我忽然清晰地想起,小时候妈妈拒绝给我买鞋的事。
那是我还没上幼儿园时,大概四五岁的样子,(我是80后,老家农村,那时候幼儿园少,很多都是到了年龄直接上一年级)我穿的是那时候常见的塑料凉鞋,已经断开了两次,妈妈拿烧火棍融化了又接上,然后继续穿。
看着邻居家孩子穿着新买的凉鞋,心里的那个羡慕,所以在胡同口闹着让妈妈赶集给买双新凉鞋。
妈妈不给买,又喂不过我,气得朝我屁股打了几巴掌,我疼得坐在地上哇哇哭。赶巧邻居婶子过来找妈玩,问我哭什么,妈边说边和她沿着胡同回家了。走到家门口还留下一句:我看你能哭到啥时候?
没有要到新鞋子,又挨了打,越想越委屈,自尊心的驱使,可是脸皮薄又不好意思,于是就闭着眼睛坐在胡同口伤心的哭了起来。
那天正赶上镇上大集,村里陆陆续续去赶集的人从我身边经过,不认识的人还好,认识的人经过时都会问我一句,我更感觉伤害自信心,心里真是想不开:凉鞋也没那么贵,妈妈为什么就不能给我买双新的。
我家出了大门,需要走十几米长的胡同才能走到路上,我就在胡同口哭了很长时间。妈妈出来看我还在哭,狠狠的说:“还不回家,再哭的话我塞你一嘴盐。”说完就回家了。
我听见以后,很害怕妈妈真的塞我一嘴盐,可是想要新鞋子的心还是很强烈,又有点侥幸心理,妈妈肯定不舍得真往我嘴里塞盐巴。
但是,我没想到的是,在我哽咽了半天,等来的真是妈妈抓了一把盐,狠狠地塞我嘴里,我哭得更厉害了,感觉如果有个地缝我都能钻进去。邻居婶子看了,也拉着劝说,别吓着孩子,要凉鞋就给买一双吧,孩子知道好赖爱美了。
这件事的结果就是,我的新凉鞋愿望落空这件事在我心里久久难以忘怀。但毕竟是孩子,也说不上记恨妈妈,哄哄就过去了。时间长了也忘得一干二净。
长大以后,工作挣钱了,我莫名其妙地特别喜欢买鞋子,高跟的,矮跟的,粗跟细跟,休闲运动,不管用不用得到,就是出差了也要逛逛当地的鞋店,就是特别喜欢买。家门口堆了满墙的鞋子。即使结婚了,定做家具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打一整面墙的鞋柜。
当初,我只是单纯地以为自己喜欢鞋子,尤其喜欢那句鸡汤:女人可以没有好衣服,但是一定要有一双好鞋子。
今天在商场遇到的一幕,让我恍然大悟,虽然我明白生活的艰辛,心里也没有对母亲的恨,但当时的事确实深深地伤害了我幼小的心灵。直到现在,即使买了新鞋子,我不时地会在心里冒出一种我不配拥有好鞋子的念头。
我终于明白了根源,有果必有因。来自父母所给与的爱的不足,受伤的心灵会通过不断的占有满足欲望,以达到对曾经缺失的补偿。
比如,新闻报道,因母亲拒绝给孩子买洋娃娃,导致孩子长大了购买洋娃娃成瘾;因为小时候没有穿过新衣服,导致有的妈妈给自己的孩子买衣服上瘾。因特定缺失或伤害,导致长大以后对某一事物成癖好的事情枚不胜数。
生活中的妈妈一直是温柔善良,而爸爸是一个非常严肃苛刻的人,极少对我们兄弟姐妹笑。在他面前,我是从来不敢从容地表现自己,就连跟他一张桌子吃饭,我都是小心翼翼,感觉空气都是凝固的,如果我和妹妹正在看电视,听到爸爸回家的声音,就会迅速的关掉电视写作业。就是这样小心翼翼了很多年。
小时候的最多的想法,就是长大了我一定要离家远远地。而在家里最美好的回忆就是跟妈妈相处的点滴,虽然她不会给我们讲什么故事,但是她对我们很宽容,从不会过多地要求我们。最起码跟妈妈在一起,我们的身心是放松的,她给了我们很多的爱。
想明白了这点,当我去看妈妈时,开玩笑式地跟妈妈提起这件事。虽说是开玩笑,但当我真的说出口时,我的嘴角是抽搐的,声音是哽咽的,眼睛是湿润的。而我也分明看到了妈妈眼里的泪花:妮,那时候确实穷啊。心一下释然了。
现在我也已经为人母,我不希望我以弥补型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而是教给他正确的物质观念,也不会对他过度苛刻或者纵容。
希望我是一位好母亲,能够教育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也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拥有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