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最近的新闻:
这样的社会新闻在近些年屡见不鲜,一个共通点是,许多作案者,都是平时戴着眼镜装博学的教育工作者,或者是驰骋商场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
他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来对他人进行侵害,不可饶恕。
然而,为什么这种侵害会如此高频的发生呢?
答案是:性教育的缺乏。
在知乎上曾看到过一些关于性骚扰/性侵的经历,大多为儿童,男女均不在少数。
并且在他们的印象中,很多都是
“好像不太对”
“我觉得不舒服,但又说不上哪里不对”
“老师叫我不要跟别人讲”
。。。
这不全是父母的错,孩子们生长的这个社会环境,宣扬矜持,保守,内敛,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独树一帜的精髓之处。
但这也是孩子们选择闷在心里,最后甚至自杀的原因之一,他们羞于启齿。
根据自己被性侵的经历,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书中,林奕含写到,
一个如此精致的小孩是不会说出去的,因为太脏了,自尊心往往是一根伤人伤己的针。但是在这里,自尊心会缝起她的嘴。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
我认为,在性教育的问题上,我们不能把它当作“性”的问题,而应该归纳到“教育”问题中。
因为性教育,是必修课,是每个人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途径,也是孩子们保护自己的防范意识的形成基础。
实际上,性教育这个话题并非要求一直谈论性,而是借此来提高,一个人对于情感,关系,以及自我防范等方面知识的成熟掌握,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这个世界,不只有异性恋
还有同性恋和无性恋。
剧中男主角的好朋友Eric喜欢男生,但一直不敢公之于众,他担心家人的反驳,他担心同学的质疑。他会为了所谓的面子,接受学校风云人物的追求。他以为自己是幸福的,但每天看着自己心爱的男生黯然神伤,他纠结度日。
但人,还是要勇敢做自己。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中,他渐渐看清自己内心的爱究竟在哪里,也终于牵起了心爱之人的手。
而另一个案例,就是第二季中,舞台剧的女主角Florence。饰演朱丽叶的她,需要与罗密欧产生情感的共鸣,但她做不到 ----- 无论男女,她都难以产生欲望。在她与Otis妈妈的对话中,讲到无性恋这样的群体。
想起BBC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女性的,无性恋群体的调查,结果是比较令人惊讶的,但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
研究人员通常将无性恋定义为不受到性吸引,或是对性行为缺乏兴趣的一些人。据加拿大心理学教授博盖特(Anthony Bogaert)估计,他们大约占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一。
根据这一理论, 中国研究人员估计中国的无性恋人数近1000万人。因为根据最新数字,中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大约有10亿人。
----BBC,2019
对于同性恋,或是无性恋群体,我们需要做的是包容,也许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性取向,但每一个人都有权利被尊重。
确认一段关系,是一件很慎重的事情
女主角Maeve从小被父母抛弃,一个人住在难民营一样的廉价房车中生活,穷困,连煤气罐都要偷别人的。
这样的成长经历,让她从小世故,扮酷假装看破一切,但内心自卑,又渴望被爱。
第二季中,她的落寞,从她写的文章中,便能窥得一二。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季中,她意外怀孕,一个人去做流产,她遇到了流产中心的“常客”。
会有很多这样的女性,需要自己去一次次地承担后果,最后身心俱疲,对生活充满了悲观。
所以一段关系中的平等,和尊重,才是对两个人都有多裨益的关键点。这不限于爱情,也包括亲情与友情。
剧中学校校长的妻子,就对“关系“一词发表了言论。
在表达爱的同时,也意味着责任。要适度地去让他人感受。
过度的热情,会造成心理或生理的折磨,而消极的逃避,也会让爱你的人心灰意冷。
敢于说“不可以”
在第二季中,女孩子们曾聚在一起,安慰在公交车上被性骚扰,并留下了心理阴影的Aimee。
对女性的性骚扰行为背后,可能是根植于长期存在的,像“女性不适合科学研究”这样根深蒂固的物化和歧视女性的观念。
-----好奇心研究所
或许,是自保的意识不够强烈,是社会的大众认知让女性无力反抗。
Otis的妈妈在剧中说,
在女生们陪伴Aimee一起上公交车上学的时候,是暖心的。
然而,这并不是根本性地去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我们需要的是,是对男女地位平等的追讨,是一场文化认知态度的革新。
性教育不是淫秽色情,而是帮助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断树立原则,是对于危险能及时产生防范意识的警惕。
希望这个世界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希望这个世界的恶魔都得到应有的处罚。
排版:心肌编辑部
图片来源网络
合作邮箱:u571yq259@163.com
呓语|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AND I'LL CALL YOU BY 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