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家住的房子算是危房了,搁现在都应该危房改造了 。
危险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房子东栅墙有一条大裂缝,从房子里面看会很明显,外面是看不出来的。我的床是就靠在这个裂缝边上,一到冬天,这个裂缝就呼呼的灌风。不过我们家人都习惯了,也没人管他。特别是我爸,终日奔波于生计,估计他也是有心无力。
我爸以前是供销社的,顶替我爷爷的职位,后来计划经济改市场经济,我爸就干起了个体户,先是自己开零售店,后来又跟人学杀猪,算是最早的个体户了。别小看一个杀猪的,他可是集买猪,屠宰,销售猪肉等岗位于一身,哪像现在的菜场里卖猪肉,只顾着卖肉就行。如果我爸年轻个三十岁,现在绝对能干个猪肉行业的总经理。
但是上天总是不尽人意,首先讲买猪这件事儿。我爸为了买猪,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跑,常常等到天黑,我们才听到拖拉机哒哒地开到我家门口,一群人忙着把猪卸下来。我爸这个人没文化,因为他的两个哥哥一个去上学了,一个去当兵了。奶奶就没让他上学,把他留在家干活了。我奶奶的老房子,就是他去河里挖泥给盖的。我爸就是这么个人。
这跟买猪有什么关系呢?按理说以前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猪,根本买不完。可是我爸他为什么非要跑到别的村去买呢?这个问题我也是恍然大悟。
我爸为了生儿子,连生了七孩子,最后一个才是儿子。我家的光景一下子从人人羡慕的富豪之家,变成了穷得叮当响了,入不敷出,导致买猪赊账,得卖完猪肉才能给猪钱。我爸也是人才,为了记账,他又学了写字。就这样我爸从来不买贵的猪。隔壁我大爷家也是杀猪的,他家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小女儿,手里有钱,村里很多猪都卖给他了。就这样我爸买的猪差卖的就不太好,常常卖不完,慢慢的变成了村里的一种常识,包括我自己家的舅舅。这无疑给我爸造成了一种阴影。他渴望被人尊重,跟人畅谈人生。所以他常常会请一些愿意称他为大哥的人喝酒。好在养猪的技术无壁垒,我爸也是杀了一辈子的猪。后来我爸年龄大了,搬不动生猪了,就改行卖卤菜了。后来个体户也不准私自在家杀猪了,都要去县城里兑肉卖。
一个人成家立业,组建成一个家庭,承担了多少责任。新房子变成危房,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如今一家人已经常年定居在大城市,老房子也拆了,盖了大别墅。但是生活还是照旧,他的子女延续着他的精神,在城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