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三岁半,每天早晚让她乖乖刷牙,成了我们最头疼的问题。小孩子都喜欢甜食,加上肉蛋奶等高蛋白日常饮食的摄入,牙齿的负荷非常重。可是刷牙这么个挤上牙膏在嘴里戳戳弄弄、又看不到任何实质好处的举动,实在让她反感。有时候催的急了,反而激起她的逆反。
为了督促孩子好好刷牙,我们也是大费苦心。买了一系列好好刷牙的相关绘本,偶尔还会甜言蜜语好处利诱,但貌似都没有如我们幻想般作用明显。
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发自内心的去好好刷牙呢?这大概是最让人头疼的谈判主题了
目标至上
关于刷牙,我们的目标是:没有蛀牙!哈哈哈,开玩笑,拥有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才是我们的终身目标。不过目标分解下来,三岁半的时候,我们的目标分解、确定为没有蛀牙。为了促进小朋友加深对这个概念的认知,我计划引入仪式感,可以郑重其事的把刷牙的事情列入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引导孩子当作大事件来完成,以养成习惯。
关注孩子
不要觉得孩子小,就可以不把孩子当回事。平等和尊重,是每个家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跟孩子说话,首先保证姿势上不俯视,一般我会选择蹲下来,眼睛平视孩子眼睛。口气平等。其次,孩子说话的时候,很容易遇到思维还不清晰,说话结结巴巴或者词不达意的现象,不急不催,耐心等着她自己说,不要试图替她说话,不然就要一直替她说话、然后未来某一天就开始着急为啥她不能自己说话了。
活用策略
跟孩子打交道,大概是需要最多策略的地方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认知都是自成一套体系的,这套体系跟成人世界通用的规则重合率从0起步。所以,大概没有一套通用的策略,只能根据自己家孩子特点来灵活制定策略实施了。
在刷牙这件事上,我们大概总结归纳了这么几条:1、谁是蛀虫的好朋友法则,通过绘本书蛀虫的危害,让小朋友对蛀牙有个基本的认识,努力让她不去做蛀虫的朋友。但是因为没有亲身感受,这一条常常是三分钟热度。2、相互效仿策略。小朋友都爱跟同龄人玩,看别的小朋友吃饭刷牙,再不爱吃饭刷牙的小朋友也忍不住要效仿学习,有时候难免还有家长在一旁循循诱导。这一条亲测非常有效,难度在于独生子女,不能时常有别的小朋友在一起。3、要求互换法。小朋友难免有跟大人提条件的时候,这个时候大人可以趁机要求好好刷牙。亲测也是有效的,只是觉得不是很利于习惯的养成。
和小朋友共处,相应的策略实在是太多了,只是简单罗列几条与刷牙略有相关的,其他就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吧。
好了,现在阶段目标明确了,也做到了关注孩子本身,更是想了一堆相应的策略以备灵活运用。现在,就只要我们大人能够忍受小姑娘的眼泪攻势,宝宝早晚乖乖刷牙的那天,就指日可待了!嗯,希望早日见到这一天的到来!
【0529今日话题】你看过的,最美丽的风景是什么?(欢迎图片,哈哈,但最好不要只是图片)
大学期间,某日一个人去探索泰山扇子崖,某一段乏人问津的小路上迷路,寻路中某个瞬间,突然心中某个触动让我忍不住回头,不远处一株不知名的大树,粉红花辫安静飘落,那一瞬天地万物失声,眼前只有落花,落英缤纷是第一个闯入我脑海的词,第二句是这美景原来世间真的存在。
后来走过很多路、看过很多景、拍过很多照片,但那日、那时、那景,虽无图片,心中永存,已成为内心无法超越的最美景色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