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一直在想,是什么让我的内心逐渐趋于平静,又时常充满力量,又是什么让我开始对于学习无比积极,主动呢?哈哈。真的就是刚刚好的年龄吗?
我时常想,读书时代的学习动力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没有一种特别的渴望,也想学,而没有真的尽全力去做,或许是因为害怕努力了,依然是显得不是那么聪明。
很多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也没有什么特点,就是属于放在人堆里完全可以忽略的那种,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而看见笨手笨脚的样子,就会感觉不舒服,今天我慢慢知道那是源于自己的影子。
我越来越清晰自己的内心,也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想一直站在原地的人。但从前很害怕变化,害怕改变,一股深深的执念在脑子里,哪怕有时候内心深处非常清晰,那条路已经走不通,但依然不敢尝试走出来那一步,宁可失去那次机会,我一直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让我如此害怕。
今天听船长的第五谈,谈变革,谈变化,谈未来,似乎有种我不再是那个什么也不懂,我也可以做很多事,那种感觉就如同醍醐灌顶一般。
我想,这种变化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一方面跟这两年在学习,阅读,成长的变化,一方面源于这几年事业,家庭,生活的变化。最重要的是,我渐渐看到了,小时候的经历深藏在我内心的种子,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的生活,工作,学习等。
特别是在平台的一年多,几次变革,在多次的体验,以及在各种学习中,无论是学习还是作为一名平台工作者,真的是在通过各种很不一样的方式让我看见真实的自己。
在这两年的各个平台学习中,我也渐渐的找到一点自信,原来在自己所在的圈子里,我是一个有想法,有行动能力的人,至少不是我原以为的那么的差劲。我可以坚持做一件事连续十个月以上,也可以全力以赴去做一些事情,更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面对机会,我们想要是无可厚非,拿到了又真的能担起吗?
也许不可否认,我们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短板,为什么不是我呢?或者又为什么是我呢?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但能否抓住,或者抓住了又能否撑得起,这又是一回事。
记得在那次语文好书共读60天活动,女儿班上三分之一以上的家长一起参与进来(源于我每天在女儿早读时的视频,也算是无意间的准备吧!)机缘巧合我也参与到了那次的学习中,又那么巧中途女儿生病了,开始的时候坚持的很好,到了后程渐渐的感觉到自己心力不够了,其实在后面的学习中,公益运营时,我也是多次看到了自己的这一点,渐渐的体验多了,行动也多了,这种情况也在减少。
再次听到变革,内心似乎是一种窃喜,是一种向往,从前对变革想的是失去,不安全,是危机。而现在也相信会是多一些契机,不一定是成功,但一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也会是迈出一小步。
好像这次的最后两周冲刺备考,我怎么也没有想到,每天六点二十准时醒来,利用可以用的碎片时间去刷书,做题,学习,晚上带着孩子一起阅读,一种莫名的动力推动着自己,我想结果或者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全新体验这种全力以赴的过程,做了就好,其他的真的是可以接受任何结果。
行动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