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中山路又火爆了起来,朋友圈被打卡上街里的照片满满占据,我记忆中的上街里是怎样的呢?
街里的历史
“街里”,不是官方的地名,是老青岛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大概是以中山路为中轴线,范围南至太平路,北至即墨路,东至浙江路,西至河南路。当然这只是我的记忆,青岛人可能各有各的理解。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以保定路、德县路路口为界,将中山路划成欧人、华人南北两个区域,南部由欧美侨民居住,称“欧人区”,北部属国人居住的“鲍岛区”,称“华人区”,中山路因此形成了洋行与华人店铺分据南北的商业格局。1922年收回青岛后,城市规模快速扩展,至三、四十年代,以中山路为轴线的中心商区就已经形成,中山路上银行、商店、饭店以及影剧院鳞次栉比,包括中山路附近的河南路、天津路、北京路、海泊路、潍县路,商店、饭店、旅店也比比皆是,春和楼、宏仁堂、盛锡福为代表的一批华商老字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这片中心商业区就被青岛人亲切地称作"街里"。“上街里”也成为了当年青岛人最时尚的消闲方式。
童年的上街里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整个8、90年代,街里就是我们家的休闲胜地、购物天堂。父母闲暇的时候,会带着我骑自行车或者坐公交车上街里,那便是最开心的时候了。街里的核心是青岛第一百货商店,俗称一百(就在如今第一百盛的位置)。在那个凭票购物的年代,一百就是全青岛最高端的shopping mall了。货品琳琅满目,品种齐全,应有尽有,一站式满足人们的全部需求。我印象里,在拥有全青岛市第一台扶梯的华联商厦开业前,一百一直是我们购物的第一选择,其风光无人能及。
从一百出来,沿中山路往北走,路东侧就是两个相隔不远的电影院中国和红星。那时,红星、中国和台东的大光明几乎是瓜分了青岛市区的票房。但我去的最多的还是红星电影院,中国电影院只去过一两次。
再往北去,就是各种老字号商店,卖帽子的盛锡福、卖布匹绸缎的谦祥益、卖钟表眼镜的亨得利等等。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谦祥益。母亲业余学过几天裁缝,虽然不能以此为业,但简单做些贴身衣服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平时里上街里去的最多的就是这些绸布店。绸布店里会在销售柜台和收银台上方拉上几道铁丝做成轨道,轨道上有几个夹子。顾客在销售柜台选好布匹花色,量好尺寸,负责销售的柜员裁剪完毕后,会将价格写在一张单据上。单据被夹在头顶轨道的夹子上。柜员一拉这头的线,夹子就沿轨道一下子到了收银台,收银员就可以收到单据。顾客到收银台交完布票和钱后,收银员再将盖章后的单据夹到夹子上,一拉自己这边的线,夹子又会沿轨道瞬间回到销售柜员处。柜员见到收讫的单据,就可以将布匹交给顾客了。这种类似有轨电车一样的传递方式,在销售柜台和收银台距离较远,顾客又多的时候确实能够发挥很高的效率,也给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于我而言,逛街里的目的地,就是街里北端的新华书店。这是当时青岛最大的新华书店,对我来说就像阿里巴巴的宝库,装满了我的梦想,没有几本收获是万万不会离开的。所以每次上街里,第一站就是新华书店。满足了我的愿望后,后面就变得简单了。父母自去购物,我就在门口看书,大家各得其乐,这一天我都会安静耐心,绝不烦躁喊累。后来我年纪渐长,旁边的古籍书店也成为必去之地。如今这两家书店都在中山路上消失了。
现在的街里
千禧年前后,随着青岛市经济重心的东移,中山路的商业氛围急速衰落,街里的概念也在人们的脑海中逐渐消失了。近些年,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中山路经济复兴,但收效甚微。直到近两年网红经济崛起,银鱼巷、广兴里、劈柴院等里院修缮后重入大众视野,街里又成为了新一代年轻人追寻青岛传统和历史记忆的热点。希望这是我们关于上街里新的记忆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