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看这部影片还是7年前吧。那时,在奶奶家的床上,午休起来,看了这部电影。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爷爷奶奶也都以离世。奶奶家去年回国去看的时候,已经布满了灰尘。一向爱干净的奶奶看到后,估计会很生气吧,下次回国一定要拉着哥哥和妹妹去打扫。
上次看过这个电影后,写过一篇影评,发表在一个博客上。后来那个网站突然关闭了,那里的一切也都丢失了。那篇影评到底写了什么,我都记不的了。就是记得,当时觉得很有感触的是那个被放在书包里殴打的猫。不知所措也毫不知情的,在书包里被一顿打,像极了人生。被莫名其妙地丢到这世上,然后劈头盖脸的被看不清嘴脸的人一顿打,然后离开这个世界。那时候,我不知道乔治奥威尔和他在1984里描绘的想象,不清楚男主那么轻描淡写地让女主去查的艾滋病是那么的可怕,不理解男主人在公车上流泪是因为成年人的世界是这么的脆弱和无助,大概,也不懂得感恩我那看似美好的年少时光是很多人用了很多努力去守护的。是的,这部电影的第一个目的就是提醒大家我们不过是在这世上如履薄冰的人们之一。
然后,这是一部探讨教育的电影。是对这个世界不在乎自己家孩子,把一切责任都推给老师和学校的家长的批判。可为什么家长陪伴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为什么家长会越来越易怒,没什么家长都是把自己的不满不安和不服气都潜移默化地发泄到孩子身上呢?也许是因为这个社会的压力吧。高时长和低工资,底层和底层,中层和中层的内部竞争,让大家都仿佛没有了时间去休息。哪怕一丝一毫时间没有花费在工作上,就会立马有人把你挤走。于是大人就像一直紧绷的弦,无休止的忙碌着,在家花费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就越来越少。然后又仿佛有一肚子的怨气不知道从哪发泄。然后就是低廉的精神享乐。只需要买一台电脑,一个电视,就可以坐在家里,放空一切,然后“休息”。看着画面里的声色犬马,仿佛自己也在里面一样。大把的,廉价工作以外的时间,就这样浪费了。甚至都不能去抵挡。而孩子呢?那些还幻想得到关注的孩子们,学会来愤怒,呐喊,衣着暴露,甚至放弃人格来博取他人的“爱”;而那些已经放弃了幻想的孩子,则把自己沉浸在可以让自己远离现实的爱好中,或者仅仅是那些光怪陆离的电影和游戏的世界。孩子们的不幸,其实是大人的不幸的影子,也是社会不幸的化身。
在之后,这是一部讨论生活的电影。detach,怎么翻译呢,大概是....“保持距离”比较好吧。男主从小就学会了这样做。和爱的人保持距离,就不会因他们的离去而悲伤。和愤怒的学生保持距离,就不会被他们的情绪感染,就不会因他们的命运而悲喜。和身边的一切保持距离,就不会被周遭那多变和脆弱的一切而波动。甚至可以和自己的灵魂,记忆,本我,自我,超我,一切的一切保持距离。悲伤的我不是我,失落的我不是我,我不是我,这样“我”的一切,“我”似乎都不用负责,或者不用在乎。这样看上去很佛系,但是就如男主说的,这样我就是一个空壳了。那我是否还真的活着呢。或者,这样的活着的状态,真的是活着么。那个华裔女教师的崩溃就是这样。她崩溃在于,为什么那么多人对自己的一切都那么毫不在乎。然后又把这种不在乎当最帅气的洒脱。最后因为不在乎而...就这么堕落下去了。其实男主的回答也许不错吧。我们要找到平衡。找到自己的热爱,然后对热爱的人和事情在乎。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根基。对于男主来说,就是erica和他教书的职业。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大抵就是家庭和事业吧。而且,即使真的只对这两样东西在乎,也要分清楚,什么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什么不是。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自己的那部分,至于别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就不要那么在乎了,因为那不是你能控制的。
也许7年之后我还会再看一遍这部电影吧。希望到时候这篇影评还能留下来不会丢失。
我爱这个世界。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