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诚安静得躺在湖南省直中医院心胸外科的病床上,脸色稍有憔悴,但生命体征平稳,望着身边的至亲,眼里充满故事。就在2天前,她历经了一场别人难以想象的生死劫难。
2019年2月2日下午16点左右,怀孕33周的张诚诚如同往日,在家陪伴着宝贝二女儿玩耍。突然,背部一阵剧烈的撕裂样疼痛,瞬间让她产生憋闷、窒息感。“当时我大女儿在一旁看电视,忍着疼痛我让她赶紧去叫爸爸过来。”张诚诚已有过2次顺产的经验,她清醒感知,这种疼痛异常且陌生,并不同于早产发作的宫缩疼痛,内心恐惧油然而生。
丈夫急忙赶到家里,立马开车将其爱人送至省直中医院产科就诊。18点04分办理入院手续,正好是交接班查房时刻,黎玉住院总查看病人,心头一紧,立马汇报唐征宇主任,唐主任此刻正在产后查看特殊病人,立马赶至产前,"慢性高血压,入院血压160/90mmHg,孕33周,今天下午4点突然背痛不能平卧"。唐主任脑海里立马闪现各种引起背痛的原因:肺栓?心梗?主动脉夹层?对于孕产妇,这都是致命的打击"。
看过病人之后,省直中医院为其开通孕产妇绿色通道,立马启动院内高危孕产妇救治团队,胸痛中心团队参与诊疗。唐主任同时汇报医务部及分管院领导。多科会诊讨论,权衡利弊,建议立即完善CTA检查,张诚诚一家人焦急的心仍无法安定,医护中也弥漫紧张的气氛。22:30最终下达诊断结果为“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而此时距离病症发作恰巧处于“六小时生命圈”的临界边缘。
据省直中医院心胸外科副主任陆辉辉介绍,所谓“六小时生命圈”的概念,就是指从患者发病的黄金六小时内,如果能够精准诊断患者病情和症状,就能大大提升患者存活率,大多数病人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病情危急,孕妇随时有可能夹层破裂死亡。这时,持续胎监提示孕妇开始出现不规律宫缩——先兆早产!为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唐主任立即汇报到市卫健委基妇科,启动了全市的孕产妇救治团队,各路专家齐聚一堂制定了母婴平安的治疗方案:剖宫产十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
手术方案既定,医院各科室的医生护士们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剖宫产手术和主动脉内覆膜支架置入手术。
2月3日凌晨4点35分剖宫产手术开始,产科主任唐征宇亲自上阵,4点37分为张诚诚接生下重4.1斤的女儿。“这场手术对于产科医生来说要求很高,因为之后马上要进行主动脉手术,因此要将孕妇剖宫产手术的出血量降至最低。”
唐征宇主任与团队在45分钟内结束了手术。手术顺利,产妇生命体征平稳。5点30分,张胜祖教授联合省直中医院介入科邢军主任医生团队紧张投入到主动脉内覆膜支架置入手术。经历了1小时30分钟的手术后,张诚诚最终赢得了这场分秒必争的比赛。术后转ICU观察病情。2月4日上午,新生儿科告知宝贝状况良好,张诚诚生命体征平稳,已转本院心胸外科进行后续治疗。
陆辉辉主任向我们介绍道,中国是高血压大国,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近80%的人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另外一些疾病和生活饮食不规律也会致病。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早期死亡率非常高,48小时内死亡率达50%,每拖延一小时死亡率增加1%,而两周内死亡率达65%~75%,能活过一年以上的,几乎没有。省直中医院产科实现多学科合作,精准快速诊断疾病,组织各科专家立即进行手术,可谓生死时速的抢救。
张诚诚主动脉夹层形成与慢性高血压紧密相关,妊娠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激素水平改变有关。如果同时合并有妊娠高血压,则发生主动脉夹层的风险进一步增大。其实,妊娠期甚至还可以出现心脏冠状动脉夹层并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猝死。
但是,准备或已经怀孕的女性也不必太过担心,省直中医院产科唐征宇主任表示,虽然妊娠女性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较非妊娠女性明显升高,但总体而言,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在临床上仍属罕见。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撕裂样胸背痛是主动脉夹层最为常见的症状。但女性在怀孕后,腹腔负担大,常有胸背部疼痛的症状,所以很多孕产妇会忽视主动脉夹层引起的撕裂样胸痛,误以为是正常妊娠反应,以至于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另外,主动脉夹层需要通过血管造影、核磁共振等检查手段才能发现,普通的产检是发现不了的。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门诊中,高龄、高危产妇越来越多。唐征宇主任提醒广大孕妇,孕前做好评估,孕期加强产检对健康孕育,安全分娩十分重要!
省直中医院遵循“六小时生命圈”概念,对主动脉夹层孕妇开通急诊手术绿色通道、展开主动脉夹层多学科会诊及团队协作等,成功救治首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孕产妇。
在医院院领导和急诊科、超声室、放射影像科、输血科、麻醉手术科等科室的大力配合下,省直中医院产科将为越来越多的危急重症的孕产妇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