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会的时间一分一分地流过,离11:30结束还有一个半小时。可处级干部的讨论发言就余三四个还没有讲。一个发言按长的十分钟,至少会有半小时的时间将会是处级以下干部发言,小李作为会议上的六个科级干部也参加了这次的教育培训会,他在心里这样估算着。
原本联络员通知是一个部门只要一个代表发言就行了,当时定好他部门由处长发言,可现在看样子是要变了,个个都要发言了,没有准备怎么办呢。小李一边听别人的发言,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自己普通话不好,乡音又浓,讲多了又怕别人更加听不懂,小李越想就难免有点紧张起来。唉,没办法,总不可能最后就我一个人一言不发啊,那多丢人现眼,况且还是调到新单位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有机会给发言露脸留个第一印象,太重要了,他越想越感到本次发言的重要性,心脏也感觉跳快了许多。
于是他趁有时间打算在笔记本上写个发言要点。讨论会上,有四个内容:一是高校思政工作怎么做;二是本单位思政工作有什么切入点和突破点;三是本单位经济责任存哪些风险点,如何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监督;四是如何在当前大背景下做好学校高等医学教育工作。小李考虑了下,当机立断就讲第一个。毕竟读了四年大学和三年硕士,思政课一般都是大课,一百来人在一个大教学,上完后连老师叫啥名字都不晓得,这就是他们那时思政课的状况,这么多年过去了,凭他了解还是“涛声依旧”,作为过来人,他最有发言权了。
“言传身教”——他在笔记本上写上了这四个字。小李老虑到思政课单靠上几十小时的课堂课,就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学校的老师那有复旦大学陈果女神上课那么高的水平,学生争着去听,听后也受教,关键还是靠老师平时与学生交往时一言一行的影响。这四个字怎么展开呢?总不可能就说四个字吧。小李又感到脑子有点空白了。边听边想,小李又在四个后面断断续续地加了“一、顶层设计,制定工作推进表,各二级单位对思政工作既有自选动作也有规定动作。二、提高思政老师个人能力和个人魅力,让他掌握对自媒体的学习和运用,通过微博公众号朋友圈个人的价值观输出,让学生自发关注受启发,达到引导学生的作用”。写完了,他用眼睛扫了下,觉这两点也差不多够讲了,心理有点了底。
时间跟小李预想得差不多,没过五分钟,好像会场也就他一个人还没有发言了,主持人示意他要讲不。小李看是逃不过了,必须得上战场。就假装不紧张,靠近话筒就按写的大概内容发散讲了五分钟,没有前面的套话,也没有后面的客气话,尽管不算流畅,但总算讲完了。讲完后,他感觉不满意。因为讲的过程中还有好几对人在窃窃私语,也有人低着头看也不看他,他想肯定是他们在议论他的发言内容或是听不懂他说什么。为此,小李几天心理都高兴不起来,内心发誓要马上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大家身边肯定有像上面述说的小李这样的人,而且肯定还不少。他们一到公众场合发言就很紧张,感觉没有头绪,不知道讲什么,也都有想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的愿望。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呢?今天,我抛砖引玉,大家有好的方法和技巧经验,可以留言交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