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伴群里聊忘记带钥匙,我也真忘记带了,好神奇的经历啊!钥匙放在徒步的包包里忘记放回原来背的包,幸好婆婆在家,我顺利进家门。
事情的发生就像设置好的,我中午和朋友聊久了才能在婆婆回来之后到家,不然我得等。
我和婆婆说:“妈,幸好你在家,我居然忘记带钥匙了。”
以平时的剧情发展来预测,婆婆会有一两句责备的话,例如:“你不是用完钥匙马上放回包包里的吗?怎么老是丢三落四忘东西”。
婆婆:“我也是刚回来不久。是啊,换了包包用总容易忘记拿钥匙,加上出门不用自己锁门更加想不起来带钥匙。”
我:“对对对,你全部说中了,我就是这样忘记带了,呵呵。”
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我惊讶啊婆婆没有半点责备,还让我感受到一点点被理解。我回房间呆坐着在回想这段时间我做了什么迎来了“春天”。
是我选择多走一步去理解婆婆,原来主动去付出爱是这样子的。以下记录生活中的小片段为自己赋能:
片段1:我昨晚参加了徒步照片分享活动,票数高的能获得一个免费参加活动名额。今天早上婆婆问我怎样做能帮我投票,我直接用手机操作,顺便说可以发到家庭群(老公亲戚那边的家庭群)让亲戚帮忙投票。
婆婆:“这样也能投票的吗?又不是你的好友。”
听到这么不顺耳的回话我的心情瞬间乌云密布,把婆婆的话理解成她不乐意这样做,觉得我在勉强她,心里又不屑好像在求她做事一样。
婆婆还接着说:“要投也只有姑姑和四婶给你投而已”语气略带讽刺。
我更加气,迅速回一句:“行了,不用转发了,不影响什么的。”内心极度不满意婆婆的态度,想着我做啥都打击我,委屈又悄悄来了。
这次意识到自己陷在情绪里相对快,还清楚自己正板着脸。我马上停下当时的模式,笑一笑,寻找太阳能量:婆婆很想帮我们投票,也想帮我们取得优惠名额,只是不懂表达,她对电子产品更是不懂操作,能主动问我是很大限度敞开心扉。她更不善于在公公的家人面前请求投票,这不是她的风格,婆婆却依然选择转发到家庭群。
出门的时候我感谢了婆婆,和气收场。
片段2:昨天徒步我喊太多话,加上扎营的地方水流声比较大,声音沙哑了,婆婆一听见我说话就说:“怎么你老是把声音弄沙哑。”
我:“是啊……”
这时候老公抢在我前面接婆婆的话。
老公:“在山里要喊,声音沙哑了一点很正常啊。”
婆婆:“山里说话谁说需要喊的?怎么可能这样沙哑……”
老公:“有什么奇怪的呢,很正常啊有水声隔得远就得喊啊,喉咙沙哑了也要你批准?”
我看他们俩争论起来,都感受到他们俩对我的关心。老公知道我带孩子户外一天累了,不想婆婆说话的方式加重我负担。婆婆是想关心我,让我多注意不要老是喊坏嗓子,只是她的表达方式容易让人误解。
我说:“是的,今天溯溪时候水流大声音也大,不自觉说话大声,喊哑了。是我自己没注意,妈妈不用担心,今晚休息一晚明天就能恢复了。”
最近在留意自己说话时候内心是怎样的,说出的话怎样才让人听起来舒服,婆婆是我首要练习对象,哈哈。
老人家表达关心都希望被看见,我说出了她在担心我,她大概也感受到被理解了,而不是老公怼回去的“人家连声音沙哑也得你批准”。描述溯溪的情况那一段话是回应老公的,回应他很了解溯溪的情况,理解我嗓子喊哑了,更是体贴我帮我挡住婆婆说的看似指责的话。
类似的情况,以前老公帮我说话我心里窃喜,暗暗嘚瑟我和老公是同一阵营的,给婆婆一个下马威。可是整个家的气氛是不流动的,婆婆心里肯定不舒服,代入角色就能明白,如果可乐以后这样子我也不会很好受。换位思考,感受别人的感受也是最近练习比较多的。
当我能做到更大气,站在更能理解他和她的位置上说话,甚至稍微偏帮婆婆,我的路是越走越宽阔的。尤其对于老公而言我并不斤斤计较,让他感到轻松,他省去了和我关系之间的内耗,能把更多的能量精力可用于爱我和孩子上,发展他的事业上,对我爸妈的关心上。
我越快越坦然洒脱地放下计较的东西,也是越节省能量,把精力用在刀刃上,我的学习,我的群运营,和孩子老公聊新闻,读《庄子》,徒步等等。这是精力管理的核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