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相信大家伙都有这样的感受,其实不只是过年这个节日,但逢节日,国内的传统节日也好、国外引来的也好,总会收到这样的一些信息:
....初三到,鸿运照,送给大家十个好,....家庭好~朋友好~身体好~事业好~爱情好~心情好~运气好~福气好~祝福好~春节好..~恭祝大家[抱拳]一年更比一年好![胜利]......
过年了,xxx祝你在新的一年里:打牌赢钱,出门捡钱,兜里揣钱,银行存钱,办事省钱,院里晾钱,炕头堆钱,床上压钱,枕下枕钱,勇往直钱,祝春节快乐!
大年三十了 我在这里‘祝大家✨💘 2017💘 ✨🌟 ,新的一年🎵 ✨✨🌵 一帆風順⛵🎏 ✨✨💐 二龍騰飛✈🚀 ✨✨🌷 三羊開泰🌅 🎆 ✨✨🍀 四季平安🌈 🎑 ✨✨🌺 五福臨門😄 💪 ✨✨🌻 六六大順🎉 🎯 ✨✨🌹 七星高照🙏 🎇 ✨✨💐 八方來財🏧 💰 ✨✨🌷 九九同心💏 🎎 ✨✨☀ 十全十美🙌 🈵 ✨✨🌸 百事亨通👏 🎰 ✨✨🌺 千事吉祥🉐 ☀✨✨🍀 萬事如意🎐 ✨🌟 ✨✨✨✨✨✨✨🌟 春节快乐,祝大家好运连连,鸡年大吉�发发发发
当然了,不止这些,这些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诸如此类的祝福短信、微信、QQ消息也好,将会漫天飞。我承认,我也的确收到了很多,今天过年我收到最多的还是祝福。以前是只要到节日,各类祝福短信就会被转来转去,当然也会收到很多类似的。而现在是,消息被转来转去,祝福也基本都是类似的。
现在的生活,现在的节日,总还是缺少了那么一丝感觉,那就是真情流露的祝福,不是节日变了,我觉得是人得心态变了。
2
对于这样的节日祝福,是觉得好呢、还是反感呢?
至少我有段时间是反感的,但后来这个思维变了,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事情,有几点是可以探讨的。
- 短信祝福vs微信祝福
比如给我发短信,那有可能说明,我依然在他通讯录里,他还记得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躺在通讯录里的号码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虽然号码有成百上千个,但真正联系的却又真没有几个。所以短信的祝福,即使是群发,那么在操作的时候,也是有选择的,会知道那些是朋友,至少可以唤起一些思考。
短信可以这么考虑,但是微信呢?微信我觉得就未必啦。微信可以拉群发,这个说白了有点像很早之前收到的那种“清一清吧,不清不知道,一清吓一跳,我清理出来90多兆”,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其实是换了一个风格,变成了祝福消息。
- 微信祝福的形式及风格
当然,虽然也会在普遍用微信传递着祝福的话语,但有没有想过,即使自己群发出了消息,但有多少是直接被忽略掉的?就如同自己会忽略掉的祝福一样。
有时候,节日是一个不错的让两个平时不怎么交流的人有交流的机会,如果这个机会并没有珍惜到,而是随大众的随便转发群发了一条烂大街的祝福,这个是很不值当的,还不如干脆不发,发了反而没任何作用。
针对这个,我有几个自己的建议和小方法,分享给大家:
(1)微信祝福,要考虑分类
想必你的微信里,应该不只是一些同龄的朋友吧,至少会有同事、老板、大学同学、亲戚朋友、死党、闺蜜、以及你懂得谁。给大家以下几个问题,只要思考下就知道怎么做了。
如果统一的风格祝福,是不是会不太好?
给老板的祝福,能和与死党、闺蜜的祝福一样吗?
为了不同质化,是不是要区别对待?
家人的祝福,能否发了微信,通个电话聊聊?
要不要考虑一些实际的祝福?
……
(2)祝福的形式,新颖一些
当然,想到大家的微信里都是有成败上千个好友的,要是一个一个发祝福,我想,那基本上就告别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了。所以即使要群发,也有花点心思,不要为了发而发。
如果按我自己的形式,我考虑过几个:
a.拍个祝福小视频,背景音乐一定要带上节日气氛的歌,组织一些实际点得祝福话;
b.同样的方式,不过换成语音的方式,加上背景音乐,当然语音的祝福可以俏皮一些或者多一些语调;
c.聊天式祝福,聚个例子:
“[偷笑]” “新年快乐哦!” “大吉大利、阖家幸福,2017一起加油啊~” “[奋斗][拳头][福字][小鸡]”
当然,这只是一些形式,ab两种,其实完全也可以按照c的模式来做,干巴巴的发一条语音或者视频,也是非常尴尬的,加一些互动性的表情,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3)祝福回复后务必接着回复
按自己打字处理的能力来看,确认每次群发的人数。
比如群发50人,那发完必定会有人回复,这个时候交流是必须得啦,再加上一些针对回复的朋友的祝福增加,不但可以增进两个人的交流沟通认知,也会很开心的过节。
3
当然,祝福本身是一种很美好的愿景,不应该搞得这样的势力,至于如何衡量,就只能靠大家自行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