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三十日晚,9:45
这样的开头,是我每天写日记的开头方式。
今日我要用这样的开头,写下二零一八年的总结与心得。
本应该三十一日晚上来写这篇文章,然而,我要在三十一日晚上,看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他要连续演讲二十年,今年是第四年的演讲。我不敢想十六年后的演讲会怎样,可是,我却期待明日的演讲。
哲学家尼采曾经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年近五十,方知时间短暂,生命的可贵,才知人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多姿多彩。
在过去的一年三百六十四天里,我没有做到,让所有的日子都起舞。当然有悲伤与心痛的日子,也有烦恼与忧伤并存的那一刻,还有茫然与无助的那一分钟的存在。
当所有的不快与负面情绪来临那时候,我还会一如既往地想起我的“老朋友”。有它们飘过我灵魂的瞬间,所有的一切愤懑都将如昨日的黄花,瞬间沉入记忆的角落。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衰老来袭前的“满楼风”。我的肉体无力抵抗,只能被迫等待时间的宰割。可是,我精神上的不安分,却无视这样的安排与等待。我要用文字打败时间,用文字改变活一世的必然性。
在二零一八年,有幸遇见一群喜欢文字的朋友们,使我的梦想得以落地生根。在过去的一年里,写下百余篇的文字。虽然很肤浅,还很稚嫩。然而,多年的梦想成为现实的基石,已经不仅仅是在天空飞翔的空想与瞎想。我在这百余篇的文字里,读到了余生坚持的方向和与之结伴而行的乐趣。
关于阅读:
二零一八年一月五日,写下了五十本的读书计划,已经超常完成。其中,毛姆的《刀锋》,约翰.欧文《独居的一年》精读到每个字词。其实,不是我特意而为之,自己给自己施加了某种阅读的压力。不是那样的情况,而是,很久以来的毛病,当喜欢上一部书后,习惯性地爱上了作家的思想。
还有一本特别的记忆,无意中翻看了余秀华去《摇摇晃晃的人间》,第一次被一首诗感动到落泪。
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在我们的身上,毫不留情地刻下遗忘的痕迹。不能恨飞逝的时光,只能恨自己不能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不能把已读过的书,通通的记在头脑深处。
在一年的最后的日子里,在一场重感冒过后,写了两篇征文稿。自我感觉写的苍白无力,却也坚强的迈出一大步,以此,给自己的二零一八留下一段圆满的记忆。激励自己在即将到来的二零一九年里硕果累累。

承载了二零一八年,全年的读书笔记,早已千疮百孔。


一年的日记,记载了一年乱糟糟的心事。
关于朋友: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朋友的要求,越来越精,越来越注重朋友间的情意。然而,深知友情同爱情一样,难求,难以维系。不苛求,不强求,信奉顺其自然。





关于亲情:
谢谢亲人们,在过去的二零一八年里,身体健康,生活顺意,家庭和谐,福满安康。

翻开二零一八年初的计划,看着惭愧,没有几项认真完成,有偏重,有得有失。
计划是约束,是希望中前进的方向。
在即将到来的二零一九年的日子里,借二零一八年的余烬,点燃火热的激情,拥抱即将起航的新日子,愿所有朋友、亲人们一起前行。在时间的流逝,因缘的变迁中,都能无所畏惧,砥砺前行。
最后,用林清玄的一段话,结束二零一八年的去日,迎接二零一九的新日。
“由于流逝的岁月,似我非我,未来的日子,也似我非我,只有善待每一个今朝,尽其在我地珍惜每一个因缘,并且深化、转化、净化自己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