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读了五本书,数量不太多,但质量不错,营养不少。这五本书分别是:
1. 《这是不是个人》 普里莫·莱维(意大利)
2. 《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
3-5. 《巨人的陨落》三部曲 肯·福莱特(英国)
普里莫·莱维(Primo Levi)是奥斯维辛第174517号囚犯,也是为数不多的纳粹集中营幸存者。这位意大利年轻人在这个地球上最臭名昭著的地方熬过了11个月,虽奄奄一息却幸运的迎来了解放。正因为如此,他获释后描述奥斯维辛的几本书都引人瞩目,也成为了意大利国宝级的写作者。1947年出版的《这是不是个人》是他第一本回忆集中营的书,我之前读过他另外两本作品,分别是《被淹没和被拯救的》、《再度觉醒》。在我看来,这三本书都描述纳粹集中营,也有偶有重叠,但成书时间不同,各有侧重——《这是不是个人》是首部作品,直接描述集中营生活的点滴,事实成分居多;《再度觉醒》是中期作品,叙述了被救出集中营后如何一步步艰苦跋涉回到家乡的经历;而《被淹没和被拯救的》则是莱维最后一部回忆录,在他去世前三年(1984年)出版,里面更多是拷问和思考。
《这是不是个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下面这段关于囚犯起夜的描述:
应该已经过了夜里十一点钟,因为来来回回到挨着夜里值岗卫兵的便桶方向去的人络绎不绝。那是一种猥琐的折磨,一种难以抹去的耻辱;每隔两三个小时我们就得起来,以排泄掉每天我们不得不摄入的大剂量的水分,就是那一碗为了充饥解渴而喝下去的菜汤:就是那大量的水分到晚上导致我们的踝骨和眼眶浮肿,致使人人都有雷同的畸形怪状,消除那水肿就得强制肾脏超强度工作。
这不光是在便桶面前列队的事情:最后一个撒满便桶的人得去公共厕所把它倒空,这是规定。
你可以想象,在被虐待劳累一天后,不得不从人挨着人的通铺爬起来排队小便,如果还要重新穿戴整齐(否则不让出门,这也是“规定”)拎着溢满尿液的马桶在冰天雪地里摇摇晃晃走上百米倾倒马桶,这无疑是另一种折磨,更何况来回一趟后你的脚背和小腿必然会溅满尿液呢?于是总有些人练就了更多本领:
尽管他们躺着床铺上,可单是凭借尿撒在便桶壁上的声音,他们就能奇迹般地分辨出便桶里盛的尿是否已经快要溢出来了,因此,他们几乎总是能逃避倒便桶的差使。
所以每次倒便桶的人数总是有限,来来回回就那几个人“倒霉”,我想他们应该不属于“适者生存”的那部分人吧。虽然所谓“适者”,不过是“鸡贼”罢了。
《人类简史》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的超级畅销书。这位大青年是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76年生人(我知道以后羞愧万分,同龄人啊同龄人)。他用独特的视角和立意,把几百万年前的“猴子”到几年前的“人类”一网打尽,说是史书,又有着万般不同,一个topic接一个topic,虽环环相扣,却全然不像读流水账。作者还有一些很有趣的观点,比如农业社会虽养活了更多的人,但实际上单个人的生活质量可能并没有比采集者更好、更自在;比如说是人类驯化了家畜、种植了小麦,倒不如说这些鸡鸭猪狗小麦果蔬利用了人类,成功的繁殖到整个地球。
尤瓦尔·赫拉利近期的大作《未来简史》也正在热销,我只是翻了几页就爱不释手,相信在2月份的书单可以见到。
《巨人的陨落》则是这个月最大的收获,这三部近六十万字的大书,纵横交错、气势磅礴,史诗般的描述了一战,分别从英、德、俄、美等大国视角解读历史,把真实历史人物和虚拟小说角色恰到好处的“混为一谈”,将虚幻不清的一战娓娓道来,时轻时重、丝丝扣扣、恰到好处。里面不仅仅有庞大的时局和战争,又有可歌可泣的爱情和亲情,让人完全代入的感受到,在一场莫名其妙的世界大战面前,每个单体个人,不论是德高权重的皇帝,还是身份卑微的女仆,都是如何的无奈、无力,都被夹裹在巨浪中摇摆不定,又脱身不得。
有人说《巨人的陨落》是现代版本的《飘》,我觉得比《飘》要更强大,拭目以待吧。
我2017年计划读至少12本经典——我并没有像从前一样要求自己每个月读上至少10本书,而是更加要求质量,所以一个月一本经典应该是基本要求了。然而什么才算是“经典”?我也没有具体的定义。不过想来,未必就一定艰涩难懂才算经典吧?大家普遍认为,必须经历过至少几十年时光考验的才算经典,我也不完全认同。想来想去,怕是能让自己真正有收获的,就算是经典吧。这种收获应该是对个体的成长、成熟,以及智识有着持续有影响力的,而非一时之快的。如此看来,这个月的书单中,《巨人的陨落》确实算经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