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这并不是一碗鸡汤。
同学给我介绍了一个所谓“新媒体”的工作,我无比惊喜又心怀不安:我的概念中,除了北上广深这样的地方有真正的新媒体,其他地方的新媒体除了自欺欺人以外没见有别的用途。
我无比忐忑却毫不严肃地去面了试,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我既没有打印简历也没有穿正装,我抖了抖棒球衫里面的帽衫,不带走一片尘埃。
面试过程很简单,以潮人范儿的文艺女青年气质出现的部门经理优雅地面试了“三无”的我,她说,整体看来你英语很好,我尴尬地笑了笑:“只能说相对来说比较好。”
对待陌生而又侃侃而谈的人,我通常木讷,我从没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过自己面试时的表现,但与生俱来的不自信隐隐向内渗透进自己的内心,导致愈演愈烈的空白侵蚀自己的大脑。
最终她还是把我留在了那个仅有五人的公众号运营团队,我坐在那个电视剧模样般的写字间里,免费高端的咖啡,卫生间加热坐便,自助玫瑰花茶菊花茶,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连剪影都是白领的标配。
但是当我冷静下来,某种不安总是隐隐出现,像一小块乌云,偏偏要在你抬头看向太阳的时候成为你感受阳光的阻碍。
作为一个研二的学生,我距离务必去工作的日子不再遥远。曾经我也信誓旦旦地筹谋着去找个兼职,去打个零工,总有工作的朋友劝我,你要用一辈子去工作,何必急于这一时。
我即将面对的这个小团队,他们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公众号创作团体,却把发展目标定位在风花雪月情情爱爱的小文章上,并把大量经历花在文章配图上,当反思自己阅读量转发量少时,归因是自己文章质量过硬,只是缺少资源,缺少推手,作为旁观者,我实难苟同。
我把外审的目光抽回来反观自己,细思极恐。自我认定的不自信背面,却也时常流露出过度的自我肯定,我自以为读过很多深刻的书,举手投足皆能散发深刻的气质,其实受碎片化阅读和娱乐产品消磨甚重;我自以为下笔如有神助,可想写点东西时却废话连篇又不优美还不如高中写的命题作文;我自以为个性可爱不招人讨厌,可初次见面的话拙和木讷只会让人觉得朽木不可雕也。
往往是这些自以为是蒙蔽了自己的双眼,所以我懒惰时会觉得到时候努力自然会找到好工作;也会在打一天僵尸跑一天小黄人时安慰自己今朝有酒今朝醉,趁着年轻多玩玩也没啥大不了的。
所以我决定放弃进入那个团队实习,不想让自己可有可无的努力为他人的梦想买单,我去坐一天也只是写一些无关痛痒的假文艺小文,或者翻遍无数大咖的公众号试图找到他们一炮走红的个中原委,再或者试探究竟哪一种模板排列出来的板式更加充斥所谓的文艺范儿。
可是这些并不会让你真正成长,不会让你变得从无到有,因为那些东西在将来任何一个时间点学起来都不会晚,可是现在的空闲时间如果不用来看你真正想看的书,书写你真正想锻炼的文风,在将来就真的再没机会了。
所以我决定再任性一次,不去做廉价劳动力,再奢侈一次,用我一去不会复返的青春再看一些所谓经典,再懒惰一次,不愿为了获得所谓的经验去劳苦奔波。
再给自己一次下定决心的机会,再为自己的这次下定决心而努力一回,这个努力为了自己的不甘,这次不甘只为自己的初心,前提是请认清自己不是为了挥霍,只为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