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回忆,最珍贵的东西,是你留在我身上的,就如同河川留给地形的改变。
对于我这个年纪,很难去解释,为什么喜欢看这种类型的剧,《父母爱情》是一部完全不大起大落的情节,不过就是寻常的恋爱、结婚、生子、变老,以及在这种过程中人人都经历着的家长里短。
但平淡中有一股如溪流般清冽隽永的味道,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
却又在平淡无奇中透露着生活的真谛,那一代人对于恋爱,婚姻的理解,有种朴实无华的真实。
婚姻没有那么想象中那多的轰轰烈烈,更多是平平淡淡。
但是就是在平平淡淡中磨合,扶持,最终携手同行,才是真正的幸福爱情样子。
1
剧中的安杰从小就是受到新思想,新文化,在阅读各种名著氛围长大的女生,面对有着旧思想,文化程度很低的粗军人江德福的勇敢追求。
这原本是两个看起来完全不相配的人,江德福文化程度不高,丝毫没有文艺气息,生活习惯随意不讲究,安杰则是喝着咖啡,读着世界名著长大,满脑子文艺情怀,追求精致生活的美丽少女。
有着天差地别的价值观的两个人,看似不可能在一起,却最终走到一起,在婚姻的围城里,活出幸福的样子,爱情的样子。
哥哥安泰给妹妹安杰对于人生婚姻的建议:
“有文化不等于有才华或者高智商。以及再次相信,人格魅力是比才华更重要的事情。”
安杰一直是纠结江德福是个文盲,粗人,跟自己一直幻想的爱情,婚姻有着巨大的反差,心里也一直看不起江德福,最终却为他的人格魅力感动。
但是或许除了文化,人身上应该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被看见,比如人格魅力,诚实,善良,有担当,幽默风趣等。
安杰和江德福的爱情活出最朴实无华,懂得为对方改变,为爱改变,她活成了他的样子,而他也越来越像她。
他们用一生的岁月,让两个人变成了这种样子:拥有自己的同时,也学着按对方的方式生活。
2
而在剧里,有很多他们婚后关于生活的细节的展示,他们连刷牙,洗脸,喝水都是很不一样的习惯,江德福每次都手忙脚乱。
但每一次都在接受新的习惯,后来双方都努力为彼此改变着,每一次的改变,都很艰难,但是都很暖心。
我一直认为,按照自己喜欢的标准过一生,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始终不明白,如果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标准。
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一旦是两个人时候,就要学会改变自己,为对方作出迁就和让步。
我曾经对父母之间的因为生活的琐碎,争吵,但是一直又和好纠结,我也不明白,若是两人有这么大的分歧,或许我早就选择离开了。
现在才明白,原来他们之间 ,不是没有爱情,而是那时的我太年轻,浅薄无知到读不懂婚姻的浩瀚。
婚姻从来都是需要改变的,是那种相互改变的力量在推动着婚姻继续下去。
婚姻要求我们拥有自我,婚姻又要求我们割让一部分自我,去成全对方的自我。
个性强烈到要求必须实现极致自我的人,不是大概率上不适合婚姻,而是必然不适合婚姻。
很多人一直是一个人,很大原因是不想为对方改变,只想保留着最真实的自我,但是一旦选择走进婚姻,就要有一份担当承诺和割舍。
人世间最深沉的情意,是为了你,我可以变成另一个自己。
3
在蔡康永《情商课》里说,我们一直想去找我们理想中对的那个人,但是什么样的人是对的呢?我们总喜欢拿着理想的人设去现实中找模板。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就不愿去尝试接受不完美的对方,宁愿一个人。
后来才发现,理想的人设现实中本来就很少,甚至是没有。
我们只要找到那个不触犯我们底线和原则,同时能接近我们的想法欣赏到对方身上人格魅力那个人,就可以勇敢尝试,因为可能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适合我们。
人是可以改变的,甚至可以朝着更好的方向去改变的。
这世上哪有什么完美人设,更别提什么不劳而获,这世上甚至没有合拍到彼此都不需要迁就的伴侣。
我也从未理解过爱情的真正涵义,直到看了《父母爱情》,对此更为深刻理解:
只要你愿意偶尔站在对方的地方去看一看四周,你就会甘心情愿在婚姻里退一下。
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一退,我们才离白头偕老又近了一些。
我也愿意为未来的那个他做出自己的改变,哪怕这改变每一天只是一点点,但是每一次的改变,都是你赋予我最大的勇气和力量。
生活不需要那么多的波涛汹涌,回归平平淡淡,却有着细水长流的感觉才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