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新闻爆出来,有人由于相信网上的虚假招聘信息,或者假药的广告,而断送了健康甚至是性命。
那些来自民间和网络的“偏方”暂且不说,什么“把鲜榨果汁输入静脉可以养生”,竟然也有人敢信。
现代人的问题,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没有甄别信息能力的人们,就只能被淹没在难辨真假的信息海洋中。
所以说,在任何时代,“独立思考”能力都是宝贵的。孟子两千年前就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
人的进步,不是因为“遵守”,而是因为“打破”
今天,我们通过《思考的艺术》这本书,来学习一下:如何批判地思考?
批判性思维是指反思已经产生的想法,尝试性地确定哪个方案能最有效地解决问题,或哪个观点最合理,然后评价和改进解决方案或观点。
学习批判性思维,我们要了解以下几点:
1 区分问题与争议
问题和争议是不一样的,最明显的就是它们的表述方式不同:
问题:怎样才能...?
争议:是否应该...?
问题是用来解决的,而争议是用来评价和判断的
比如:
“如何才能追到她?”这是一个问题,要的是解决方案,你的朋友会给你出谋划策
“我应不应该追她?”这是一个争议,你的朋友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赞同或反对)
2 调查
也就是大量搜集资料,来找到与这个议题相关的证据
回想自己看过的文章,常见的资料是这些:
“有一个实验......”
“著名的××说过:......”
“我有一个朋友......”
这些都是在找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这本书把所有类型的论据都列出来了,有这些:目击者证词、未发表的报告(道听途说)、已发表的报告、专家意见(资格、其他专家赞同与否)、实验、统计数据、调查、观察性研究、研究综述、个人经历、他人经历
3 评价推理
所谓的推理,就是由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
最简单的推理就是“三段论”:
所有的人都会死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影响推理的因素有两个:(前提的)真实性、(逻辑的)有效性
书里给出了这两个因素相关的常见错误
影响真实性的错误:
不是...就是...、回避争议(人身攻击)、以偏概全、过度简化(因果)、双重标准、转移举证责任、非理性诉求(惯例、传统、恐惧、克制、权威)
这些前提都是不真实的,比如:
人要么是男的,要么是女的
A不是男的
所以,A是女的
我们知道,第一个前提明显是不真实的(你肯定能找到特例),这就犯了“不是...就是...”的错误
影响有效性的错误,简单来讲就是:不合逻辑
前提都是真的,结论也未必成立,比如:
所有人都会死
狗会死
所以狗是人
两个前提都是事实,但结论仍是荒谬的,这是因为推理过程出现了问题,不合逻辑
4 特例:隐含假设
所谓隐含假设,也就是没有说出来的前提
比如:
《喜羊羊与灰太狼》里有暴力因素,要被禁止播出
这个论证,实际上省略了“有暴力因素的动画片要被禁止播出”这个前提
我们要评价一个论证是否真实、有效,第一步必须是找出来其中隐含的假设
5 评价论证的步骤
a.完整陈述论证,找出隐藏前提
b.检查各部分,找出影响真实性的错误
c.影响有效性的错误
d.修改论证
读到这里,也许你觉得批判性思维更像是一个学术工具,在生活中似乎完全没有使用的价值。
来,我们看一看牛人是如何使用这个工具的:
看过《奇葩说》的人应该都知道黄执中这个人。
你可能不知道,他在微博上,还是一个“情感博主”,网友经常私信问他一些私人问题,他也常把他们的对话晒出来分享。
为什么说这个事情呢?
因为,当我了解批判性思维这个工具之后,我突然发现,他的语言之所以显得犀利而又智慧,很多时候,正是因为他有找出“隐含假设”的能力。
来看他分享的这个事件:
这段对话,你可能得读两遍才能读懂,耐心点,你能发现其中的智慧。
网友的陈述是正常人的表达方式,但不利于我们批判性思考。
我们需要把它转化为“论证”的语言:
别人比我优秀
所以,我做不到喜欢自己
他有一句话没说出来,你试着仔细想想是什么?
我只喜欢比别人优秀的自己
加上这个前提,这个论证才成立
黄执中做了什么事呢?
不是反驳“别人比我优秀”这个前提,不是说什么“你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之类的废话
而是质疑背后那个看似天经地义的假设:
你真的只喜欢比别人更优秀的人吗?
我坚持认为,决定命运的是认知。
而如果不懂得批判性地思考,你认知里的那些看似天经地义的假设,可能永远无法破除掉。
而它们带来的,只能是无穷无尽的坑。就像那个网友,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呢?
此外,书中还给出了批判型思考的三个应用场景:阅读、倾听和观影,这都是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磨练批判性思维的机会
1 批判性阅读
a.略读作品:作者讨论的议题是什么?对该议题的立场是什么?有哪些子主题(部分)?作者给出了多少证据(来支持观点)?是什么类型的论据?
b.反思自己观点:我的哪些偏见会阻碍我公正看待作者观点?
c.阅读作品:了解论述顺序及论据种类数量,划线、简短总结
d.评价:
语言含糊歧义、煽情取代证据
证据与议题无关、遗漏、不典型不全面、研究可重复、调查机构样本数量和随机性、引用来源、专家、相反立场的反驳
逻辑推理错误
结论还有其他更合理的可能
e.表述判断
部分同意要解释并论证
含糊不清不下定论,看情况,如果_那么
证据矛盾无法确定立场,偏向要解释理由
2 批判性倾听
开会、演讲,这是批判性倾听的常见情境。与阅读不同,倾听没机会提前了解讯息,而且现场会更情绪化
批判性倾听有以下步骤:
a.抛开成见
b.专注于讯息(做总结)
c.找出断言和证据(录音、笔记,利用问答环节澄清模糊歧义)
d.评价表述
3 批判性观影
电影或电视剧往往都是以故事为载体,传播其内在的思想。所以需要花更多的力气去抽丝剥茧,这里不做展开了。
最近韩国电影《寄生虫》收到了无数好评,但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并不会被“贫富差距”的主题蒙蔽双眼,而是严肃分析其剧情的漏洞。相关内容网上都可以找到,看的时候稍加揣摩,就能体会到批判性思维的魅力。
最后,我自己制作了一个“批判性阅读清单”。
读书的时候拿来用,既是批判性思考的应用,又是对知识进行深加工的过程。分享给你:
原文发布于公众号:吴小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