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在热播的时候追。
我一向先看评论只追口碑好的剧,这次是例外。大家热议时,虽然因为没看剧,好多评论我看不懂,但记住了一个字,作。无一例外,关于这剧的文章都提到了这个字。
我不喜欢“作”,什么样式的作我都不喜欢,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吧,几次开头,都没看下去,不喜欢家庭里重男轻女的那个气氛,就算冲着倪大红的演技,我也受不了。
这两天,电视跟前做健身作业,遥控器在手里拨来拨去,停在了《都挺好》。
到今天,看到第11集了,说点感受。
1、
我第一个要说的,居然是开始最讨厌的那个人,苏明成,家里老二,挺不要脸的一人,自己还不觉得。
看到第11集,发现这个人的一个大优点。
在家里,“好话两头传,坏话两头瞒。”这是常识,却有很多人不知道而且做不到。
苏明成做到了,至少在我看到的11集里做到了。
自己爹住自己家乱用毛巾厨房不关火出门弄脏卫生间不洗澡,惹恼媳妇,媳妇一气之下回娘家。苏明成能做到在爹说接媳妇回来吧的时候明确表态:“怎么能惯她这毛病呢,这是我爹啊!”
镜头一转,在卫生间偷偷发微信,老婆我错了。去丈母娘家接媳妇的时候,贱巴巴买了条项链给媳妇,说我跑了好几个店,终于找到你购物车里的这款了。
亲爹前的硬,媳妇前的软,非常鲜明!一点儿没觉出他装,纯天然。
又一次,媳妇知道了苏明成这么多年花了父母那么多钱,要求他把这些钱还给他父亲的时候,他和媳妇破天荒地吵起来。但镜头一转,他又软下来,给媳妇涂指甲油,让媳妇绷不住噗嗤笑出来。
这个人挺可恨,但不拧!
我很鄙视并且憎恨啃老的人,用老人的钱天诛地灭,在这一点上,我还是看不起苏明成。但他转弯儿转的快这一点,我很佩服。我甚至在想,当年的苏母是不是就因为他灵光会哄人,所以怎么给钱都乐意,也没准哈。
2、
我最近几天在听蒋勋老师讲的《细说红楼梦》,可喜欢听了。
里面讲到,有一种文学叫“镜子文学”,就是不带入作者自己的任何情绪,只是像镜子一样反映生活,老师说红楼梦就是一本镜子小说。
看苏明成,我也有了一点点镜子文学的感觉,他可恶,但一定有讨父母喜欢的一面,有让苏母豁出去卖房也把钱给他的一面,当然,更多的因素是大家都看到的明摆着的重男轻女。
我想,苏家的这个老二,如果人设是调皮捣蛋上房揭瓦回屋关门不善言辞的主儿,估计他啃不到老,如此也就没有苏明玉后面的苦恼了。
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是两面的,才对。
…………
好吧,忙碌的一天,才消停下来,继续追剧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