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说,人生来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他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如果人服从自己制定的律法,即是自由。
孔夫子从另一个方向给出的回答与此相似:从心所欲不逾矩。
杰克•威林克说,真正的自由是自律,是你要对你的世界拥有极端所有权。
虽然不可能获得完全的自由,但如果你我能洞察不自由的真相,却仍然能自主创造,并自主选择接受哪种不自由,那就算是获得了自由。关键词是“自主”:自主创造,自主选择。
在一个你可以自由动作的地方,你可以做和竞争对手不一样的动作。然后你在这个地方,通过你的不同的动作,形成资源的连锁反应。这个就是你的杠杆。
梁宁说,杠杆就是自由度,你有多少自由度,你就有多少杠杆的选择。从日常生活,或者竞争的惯性里,跳出来审视一下,自己其实拥有的自由度,以及如何让这个自由度成为自己人生的变量。
自由度不是问题,因为到处都是新空间,每个新空间都是自由度。企业有几维自由度,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决定了企业可以在一个什么样的空间里。
王烁说,个体自主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学习一些好的思维、判断和决策模块。思维总归是要模块化的。
认知的成长,首先就意味着我们将无限发散的可能,在现实的刺激和理论的指引下,收束成可引用、可复制、可执行的快捷方式。
第二层,我会提醒你,好的模块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调用问题,就是什么情况下调用哪个模块。
现实中,那些操纵人心的种种套路,往往就是用发出似是而非的信号,来激发人们在好模块中作出错误的调用。
第三层,掌握了许多好模块,又洞察其调用机制,但这仍然不是全部,还剩下一个更关键的问题:怎样免于被命运所操纵?我把它叫作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