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8|论语|孔子:人生必要的三大敬畏(二)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论语·季氏》

孔子说:“君子有三大敬畏:敬畏天命,敬畏高官大人,敬畏圣人讲过的话。小人不具备智慧而不明白天命就没有了敬畏心,对比自己位高权重的人表现得轻慢无礼,侮辱圣人讲过的言语。”

第二大必要的敬畏,那就是畏大人。何为大人?我们常说的就是小孩子和成年人的区别,常有不成熟的大人看不起小孩,而孔子在路上却被一小孩造了一座迷你的“城”挡住了去路,他就拜小孩为师,到底是车让城还是城让车,谦虚地向其请教道理。这是心里成熟的大人,懂欣赏和发掘小孩的特长。多有小孩惧怕大人,更有稍微大一些的小孩嘲讽大人的情况,就像一个孩子稍微学点皮毛功夫就好像比谁都优秀了一样,开始看不起那些长辈。敬畏大人是明白其真正优秀的点,从而让自己内心中产生一份尊重。孔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不只是大人与小孩的关系,还有权高者,位高者,财高者,德高这,学识高者等等。总之,所谓大人就是在某些方面比自己优秀的人,多半指的是有权,有钱,有才华的人。

大多数的时候稍微自己有些优势了,很多时候就会瞧不起别人,甚至还经常会讲一些风凉话。我自己也经常会有这样的心思,有时候自己事业没有别人做得好,偶尔还会泛起那种轻蔑的感觉,似乎是对方运气好,还为自己智慧不够找一些借口。我们和朋友经常聊天,也有人会说,“如今赚钱不好赚了,他们住别墅是因为过去机会好,所以以前的人好赚钱,都是他们命好。”我认为这就是纯粹的无稽之谈,是对大人没有敬畏心。过去那么多机会,为什么那些年代的人走在路上依然有很多落魄的?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住着几千万的别墅的,更不会所有的人都能坐上官场的高位。这还是一个道理,机会是平等的,但是人能否抓住机会就不同了。所以说,这样的说法只不过是为自己还没有做好找一个完美无瑕的借口罢了。因为没有敬畏之心,所以自己没有得到真正的成长,岂不误了自己的一生?就像电视里常说的,“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这样的思维模式那就只能失败了。一个从不反省自己的人不会胜利,一个不会反省的组织和团队也不会胜利,我们讲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很多人在大多数的时候都在找借口,甚至耍脾气,而不是找方法,应该找自己成长的点,一旦找到自己可以改变的,可以突破的点了,那么就算是打通任督二脉了,悟到了。也就会对比自己优秀的人真正产生一种内在的欣赏。

有了敬畏心的人,这是真正找到了生命的力量了,我自己最近也有这种感觉,在遇到事情不顺,有挫折了,或者他人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一开始会觉得别人不对,机会不对,会有一些的怨恨心,这些其实都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烦恼就会增多,而心里的力量就会消失了,这是失败者最常见的一种状态。一个真正的君子必然就是孔子说的,在敬畏天命的基础上怀有敬畏心,是对“大人”的,也就是说但凡这个人身上有一丝一毫比自己优秀的,我都不会嫉妒,不会怨恨,而是真正地为对方高兴,为自己能够成长而高兴。切记,万万不可以的就是“狎大人”,就是去轻蔑他人,瞧不起他人,这是就是傲慢,是成长路上很大的绊脚石。人的力量其最真的都是来自于心中,心中有了敬畏心,就会找到一份很大的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