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了好几天的写作,这几天我一直在休息调整。
回顾过去的每一年,我几乎都是8、9月份呈现比较低落的状态。所以,一到这个时期,我都会放下手中的笔,休息休息,直到恢复为止。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也真的累了,就允许自己停下脚步,不要因为一时的停止而质疑自己、否定自己。
只要是人,都会有能量高低的状态,我们既要能接住高光的惊喜,也要能接纳此刻所谓“负能量”的时刻。
这段时间,我并没有完全闲着。而是持续的开播、阅读,尽管没怎么好好写文章,但在直播间也在大量的输出我的阅读和自媒体知识。
其实,也就是换了一种输出方式而已。
最近,我真的有点贪,接收的信息量太大,总想什么都去做好,甚至还想拓展延伸。自己整理了一大堆要干的事,结果不仅没完成,还把原本自己该做的事都丢到一旁,有一种猴子掰包谷,掰一个,丢一个。结果落得啥也没成的结果。
可能正因为如此,才会无形当中带来这种焦虑感。心理类、学习方法类的书籍读过不少,懂的道理,但还是对自我认识不够,总想去挑战极限,结果就是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人生可能就是这样,总是喜欢去挑战,非要背道而行让自己受点挫,才更加笃信还真就是这么一回事。
哈哈,这回知道自己的极限所在,我还是乖乖就范,一步一步来,脚踏实地地成长。
昨天,我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把德鲁克时间管理中提到的四象限图运用起来。
把我那一大堆我认为很重要紧急的事,全部做了一番梳理。通过梳理,才知道自己本末倒置,把很多当下做不到、不重要的事都放到优先级;重要的事反而放到了一边。
今天就把四象限图的具体用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同样被琐事裹挟的你。
时间管理四象限图,主要分为以下四类,每个象限的精力分配和应对策略各有不同:
第一象限:重要紧急
精力占比建议:20% 左右
特点:高价值+高紧迫危机、Deadline,大多是托延造成紧急状态的!
比如:项目截止日期临近、突发危机,尽量减少此类事务
建议:此类事项立即处理,优先完成。
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
精力占比建议:75% 左右
特点:高价值+低紧迫
包括学习、规划、健康计划类事宜。示例:制定年度目标、学习新技能,集中精力处理。
建议:制定计划,定期推进,未雨绸缪
第三象限:紧急不重要
精力占比建议:5% 左右
特点:低价值+高紧迫性。
比如:临时会议、无关紧要的电话,不必亲力亲为
建议:尽量委派或简化处理,放权让别人做。
第四象限:不重要不紧急
精力占比建议:1% 左右
特点:低价值+低紧迫性
比如:刷社交媒体、无意义闲聊,适当休息。
建议:拒绝做,尽量不做
这就是我日常用得最多也最有效的时间管理工具。如果你也正被琐事缠身、陷入焦虑,不妨试着用四象限图梳理一番,相信能帮你找回清晰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