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单片《啥是佩奇》把整个微博热搜都盘了个遍,单是转发量就已经突破10万,形容得形象一点,就是我的公众号得写10000篇文章,阅读数才能勉强和这个5分钟的小视频一样多。刚开始看这个热搜我还是很纳闷的,以为有人问“刘佩琦老师算啥?”这样不礼貌的话,毕竟我是真的不知道佩奇是啥,后来我仔细看了这个片子,当有角色说佩奇是红色的猪,我才意识到佩奇可能是猪猪侠(穿着红色衣服),但最后结局狠狠地打了我的脸,佩奇其实是一个长得“猪模猪样”的鼓风机。
整部单片拍的非常好,让我这个离家仅4个月的人感动得好像离家40年一样。我甚至觉得单片可能远比要宣传的电影还要优秀,因为这部单片是拍给成年人看的,而原片的目标是低龄儿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大陆的动画电影制作方对于大陆儿童的智商非常的不自信,一定要通过电影拍得智障的方式才能体现出这是少儿电影(我怀疑业界可能有比谁拍得更智障的风气),例如:喜洋洋春节大电影(该系列电影我全部看过,无话可说)、熊出没、赛尔号......而西方的少儿电影更像是把生活中一些真实的现象、道理、哲学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老少皆宜,不同年龄层的人看,有着不同的看法,例如:疯狂动物城、玩具总动员......
如今《小猪佩奇过新年》即将以中英结合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中外合拍一直是个雷区,何谓中外合拍?就是国内某些公司买了外国版权然后国内团队制作,只在国内上映,听起来明显就是要圈钱的节奏,所以大家就不要交智商税了,听我唠完这部电影,就当看过了吧。
首先,这部电影以“真人+动画”形式呈现,但是摈除了“海绵宝宝历险记”、“加菲猫”、“蓝精灵”中人与 动画能够交互的特点,意思是小猪佩奇只会以全屏动画形式出现,而真人表演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小猪佩奇的。这种电影形式,我直接懵逼,不知道是中国少儿电影的一种形式突破还是技术太烂做不出那样的效果。估计是模仿《麦兜:菠萝油王子》,主人公拿本动画书,一言不和就开始讲故事,然后镜头一转,四只傻猪出现了。
情节一定是这样的:猪猪家族一天莫名奇妙地收到了一封匿名的信封,里面有一张机票,还有一封信是邀请他们全家来中国过年的。由于猪猪家族全家智商都偏低,同时英国对于防骗的宣传也没有我们伟大的祖国来得积极,于是一家人就糊里糊涂、傻里傻气地就搭上这架飞机。下机场后,碰巧遇到了熊猫双胞胎(下面简称“二愣子”),既然是一家人就要被安排得整整齐齐的。于是二愣子带着猪猪家族体验了中国过节的各种习俗,舞狮子、放烟火、抢红包等等,而猪猪家族教给了二愣子一个绝活:跳泥坑,告诉二愣子怎样才可以在泥坑里跳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跳出“我的青春我做主”的洒脱。最后二愣子和猪猪家族依依不舍的道别,猪猪家族表示这次中国行非常开心,不会来第二次了;而二愣子则表示跳泥坑不得劲,得跳黄河才有意思,并且邀请猪猪家族下次一起来跳黄河。
以上为《小猪佩奇过大年》的整体套路,不排除当中佩奇与乔治两个小瓜皮出现迷路的状况,反而结实了更多的朋友,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又和家人团聚。而朱亚文、刘芸扮演的现实版“猪猪家族”,肯定是追随着故事里的佩奇一起去体验春节的习俗了。
如果这部电影和我讲的套路不一样的话,那我就是上述的“二愣子”和“小瓜皮”,大家可以在简书上尽情地嘲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