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的生活十分清苦,然而在汪老的文字中却感受不到这样的苦,而是乐在其中的自由。
在那样的艰苦环境下能潜心研究做学问,与自由的学风不无关系,不以分数论高低,真正地重视人才,培养人才,能够在这样的大学里学习,真叫人心生羡慕......
何其有幸,中国有这么一帮教授学者,在西南大后方的教育阵地上,点燃着了这把星星之火,又何其不幸。
现如今中国的教育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想要重回正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联大的精神仍在,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也许尚可期待。
“在百物飞腾、人心浮躁之际,他们还能平平静静地做学问,并能在高吟浅唱、曲声笛韵中自得其乐,对复兴民族大业不失信心,不颓唐,不沮丧,他们是浊世中的清流、漩涡中的砥柱。他们中不少人对文化、科学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安贫乐道,恬淡冲和,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这个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得到扶植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