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希望你独立、自由。
但无论何时何地,请随时麻烦我。
01
昨天,朋友圈被《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碗番茄炒蛋》这个视频刷屏了。
故事很简单,一个男孩留学美国的第八天,新接触到美国氛围,打开新世界。朋友邀请他来参加一场各国美食饕餮盛宴。
男孩慌慌张张连菜刀都用不好。而歪国朋友都表示已经在路上了,还带着本国杀手锏菜肴。男孩这才慌了,发消息求助远在地球另一边的妈妈。
“妈,我问你,番茄炒蛋是先放番茄还是先放鸡蛋?”
那边回复的是妈妈略带困意的声音,没过多久,爸爸也在语音里面现身,两口子在语音里给儿子支招。但显然,远程的语音协助并不顺利,餐叉搅蛋,盐成吨放,油更是不知道怎么倒。男孩一边应付询问的歪国友人,表示自己带来的是绝对正宗的中国料理,一边急得挠头。
没过多久,妈妈就发来一段视频,手把手教学。男孩的番茄炒蛋终于成了,在朋友的聚餐上大放光彩,当歪国朋友问到时差时,男孩才意识到,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是12小时。
画面一转,切到中国深夜的4点20分。
妈妈接到儿子的消息立马打开灯,解决儿子的问题。在发现语音教学不管用时,又掀开被子下床系上围裙去厨房给儿子亲自示范,爸爸在一旁帮半蹲着身子录下过程给儿子发过去。
发过去的消息却没了回复,两口子捧着手机厨房等着。
“收到消息没有?快回复呀。”
“儿子,还有啥不会的跟我们说。”
“儿子,做得味道怎么样?”
“有收到消息吗?味道怎么样?”
男孩这才意识到在地球另一端的父母几乎是彻夜未眠,教他远程制作了这道西红柿炒鸡蛋。
得到儿子认可后,妈妈回复:好的。还加上一个笑脸表情包。
天涯咫尺,两口子帮到了儿子,很开心,餐桌上还摆着教学用的西红柿炒蛋。
最后还有两句扎心文案:想留你在身边,更想你拥有全世界。但,你的世界,大于全世界。
02
尽管一边吐槽,一个留学生,连美食APP都不会用,但一边还是为父母半夜起床为儿子录教学视频的样子感动。
因为那道西红柿炒蛋有家的味道呀。
西红柿炒蛋,应该是出现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和记忆里吧。
一个炒锅,锅中,汁水翻滚,黄橙橙的鸡蛋染着西红柿的红,撒上一小撮绵白糖,味道更鲜美,末了,倾上切得细碎的香葱段,端上桌时,还冒着热气。
这道看似普通的中华料理,真的是最简单好吃的一道神奇的中国菜。
我们真的仅仅喜欢这道菜吗?
不仅仅是。
“对美味的渴望,源自人类的本能。然而关于美食,每个人又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选择,嗜荤茹素,快食慢餐,都有各自的理由。”
而在我们心中占据崇高地位的美味,从来不仅仅是美味,这道菜背后交织着我们最快活的记忆,或是承载了我们年少的时光,或是见证了我们成年的感概,千千万万,成了我们印象最深的美味。
这只广告的背后,讲的不仅仅是一道大放光彩的西红柿炒蛋,更是背后千千万万父母那颗“想留你在身边,更想你拥有全世界”的良苦用心。
03
馆长的室友瑶瑶,是个从来不做菜的女孩。昨天她看到这个视频,从冰箱里拿出了胡萝卜,对我说“我妈炒的胡萝卜很好吃,可我从来炒不出她的味道。”
她在厨房里笨拙地切着片,一边笑笑“我妈都是切丝儿,我技术不好,只能这样。”
那天她跟最好的朋友吵了一架,回家带了两罐江小白,上面写着“从前羞于告白,现在害怕告别。”
萝卜炒好了,但是卖相着实不怎么样。
她说“这么多年了,竟然不知道到底油要放多少,在家里,我从来没有做过饭。”
那盘胡萝卜她吃了很长时间,油放了太多,盘子底下都积着一层。胡萝卜半生不熟,放了老抽,显得很黑。
“我想家了。”
那盘胡萝卜,怎么也炒不出来妈妈的味道,可她印象里很清楚。“有点甜,没有那么硬,别人家里的炒胡萝卜都有胡萝卜的生味儿,我妈妈做的没有,我喜欢吃,她就老给我做,做到我都吃烦了说她才换菜。”
最后她又看了一边视频,对我说“我觉得拍的很好,我看了心都一抽一抽的。”
除去对广告逻辑上的较真,戳中泪点是因为我们多多少少都有相似的经历,而感情,往往不能被逻辑解释。
04
不管是逃离家乡奔赴北上广寻梦的漂族,还是曾经的一个人漂洋过海开启留学生活的海归,其实每个人心里一定都有一碗尘封已久的“西红柿炒蛋”,在每个孤独前行的时刻慰藉了自己。
或许它已不再,但还是能触碰到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这一段漫漫人生路上,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行囊。
行囊里装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那些血脉相连的东西。
那些不停奔波在旅途上的人们,或许只是为了寻找一点点的温暖。在每一个短暂停留的路上,我们总是不间断地问自己,这里是我的终点吗?我还要继续旅行吗?我能留下来吗?
在未尽的旅途中,我们总是在不断重复的开始和告别中试图寻找驻足的可能。
或许人生最终的归途不止于某个站点,肩上的行囊才是唯一的陆地。
你不用刻意出走或踏上归途,不论哪一方向的灯,都常有人为你点亮。
就像视频里面那道西红柿炒蛋一样,即使在地球的另一端,我行囊里的羁绊也未曾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