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下的历史债,总是要还的。
读历史书,还只是像以前一样,记住大量的年份年号皇帝事件,考验自己的记忆力的时候到了,还专门买了本子按照朝代把发生的重要事件一一记录下来;但往往到了西周,却忘了商朝的皇帝,不得反复翻看笔记来强化记忆,年纪大了看历史书真的好费劲。
然后在一个平常的中午,秦始皇如约而至。
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答案肯定是有用。那有什么用呢?很多人就回答不上来了,就好像在人生当中,我们总会做那么多不知道做了到底有什么用的事情。
开篇作者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不是读历史没有用,而是读历史的方式错了让我们觉得历史学没有用;既然方式错了,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去读历史呢?
接下来作者以张良“圯上纳履”的故事开始,为我们示范了如何按照作者说的用思辨的方式去一步步地解读这个故事,同时引出读书的三个层次,诵之,读之,念之;这与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谋而合。
有了不一样的读历史书方式后,作者开始讲秦始皇了;区别于以往枯燥的史实书,作者将史实与思辨相结合,不断地引导和启发我们思考的方向以及隐含的历史意义。在这里,跟着作者去秦朝感受了一番,了解到了嬴政统一六国前的隐晦坚忍,也看到了统一后秦始皇帝的奢靡残忍,感叹与焚书坑儒的无知;以史为镜,除了唏嘘没落的大秦帝国,我们能学习的其实有很多。
存在即是合理,文末直接总结了历史学的三大功用。第一功用,读历史能够启发我们的智能,磨炼自己的智慧;第二功用,读历史能够培养我们审时度势的眼光和格局;第三功用,读历史能够鼓舞我们,感动人心。
一直以来都是囫囵吞枣式看书,看完之后有所印象但是时间一久就会忘记,更没有把书本的内容内化到自己的头脑中来,这应该就是处在读书三个层次最底层的诵之吧。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用正确的方法读书总比读百遍有用的多。希望下次去成都的时候,能够毫无障碍地给别人讲讲刘备和曹操的故事。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