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父母都知道该去培养儿童的好习惯,事实上也都尽心尽力的去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可结果往往事违人愿。究竟怎样的才叫做好习惯呢?又怎样切实地进行呢?我相信每个父母在各方面的接触中,都会有一些了解。但今天学习的这一文,它告诉我们,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上,要明了自己所辛苦培养的习惯有无真正的价值所在,可从三个方面来考量一一
一,它是大习惯还是小习惯。
二,是外部的习惯还是内部的习惯。
三,他是别人的习惯还是他自己的习惯。
比如,有两个孩子,一个以家长的要求,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每天按时坐到书桌前写作业,心里却总是惦记着看电视或玩游戏,不时地走神,心里痛恨作业,但也不敢离开桌子。
另一个孩子他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有时玩游戏,有时先写作业,如果玩的时间长了,挤占了写作业时间,只好熬夜写作业,或某一天因为着急,把作业写得潦草了。总的来说,不管怎么样,这个孩子都能正常完成作业,大体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不用家长操心。
例子中前面的这种“学习习惯”就是外部小习惯,同时也是他人的习惯。一旦外在的控制不存在了,那么他这个习惯就会立即消失。并且由于孩子他自己的习惯没有形成,所以经常会出现失控现象,陷入糟糕的状态(有没有见过受管制而做牢,最后形成习惯而不愿出牢房的人,有这方面的例子吗)。
后者呢,从表面上看,他的生活似乎不太有规律,有些乱,习惯不好,事实上他反而形成了一个适合他自己的内部习惯,这个习惯是他得以独立,对他自己负责,即使外部条件和环境或人有什么样的变化,他也能基本适应,所以后者养成的是大习惯自己的习惯。
我们好像对“习惯”的理解有一种错误认识,“把习惯等同于机械的和外部的动作模式,忽视孩子他智力的和道德上的态度”,这个是教育家杜威说的。
儿童不需要早早地形成一种可见、可总结的习惯,不要先预定出一个习惯的框子,然后强制孩子用他的行为去填充。
儿童事事都听命于一个成天教导他的权威,疲于应付他的父母亲,那么他的能量将无法聚集,且越来越不会动脑筋了。
一个凡事都令家长满意的“听话”的孩子,他习惯性的服从到头来也往往成为他人生发展最大的绊脚石。
一切培养习惯的行为都要首先顺应儿童的天性,让他在愉悦感中去慢慢形成。
真正的好习惯,或者说最大的好习惯,是孩子有能力也有兴趣安排自己的一切事物。
也就是说,要养成学习的习惯,而不是在规定时间内装出学习样子的习惯。
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在教条中刻板地重复某些行为的习惯。
要养成好的品行习惯,而不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世故习惯。
面对一个有无穷可能的孩子,我们成年人应该有敬畏感,不要以为自己吃的盐多就具有了指点孩子一切的能力(好振撼的话)。
培养孩子习惯的原则应该是“顺应自然,适当推动”这八个字。前面四个字是作为培养者应有的心理基础,后四个字是具体的做法,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理解实现:
一,不要动不动就把“要养成好习惯”这句话挂在自己的口头上,也不要在细节上和孩子纠缠。
也就是说,对孩子要体恤些、宽容些、信任些,允许他做的不好,不要过分地去指导孩子和控制孩子。让孩子他有机会慢慢练习和调整自己。一个孩子能健康自然地发展,他其实就是在养成好习惯。
他越是意识不到自己在形成一种习惯时,那么这种习惯越是会自然地发生在他身上,成为他牢不可破的一部分。
二,家长要从孩子所有的坏习惯中看到自己的坏习惯,然后加以改善。
几乎所有行动慢吞吞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心急火撩、动作麻利的家长。
所有不爱吃饭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喜欢一勺接一勺往孩子嘴里喂饭的家长。
所有不自觉学习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对作业和分数过分计较的家长。
所以如果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首先要打量一下自己有没有坏习惯。
三,欲强化某个好习惯,要用正面的或暗示的方法,坚决杜绝批评和责罚行为。
儿童特别容易受到暗示,也珍惜我们成人的赞美,他从中体会到了好习惯的乐趣,好习惯才会开始成为他真正的一部分了。比如,孩子的粗心和马虎问题,这个恐怕是家长们提的最多的一个问题了。
这里的建议是,当孩子出现马虎时,请给予孩子宽容和理解,或一笑了之什么也不说,或最多简单的提醒一句,让他以后细心一些,而不是次次重复的不停唠叨与提醒建议不断。
当孩子表现认真细致时,及时表达出你的喜悦和欣赏。
也就是说,只有当孩子他内心没有压力,轻松面对学业,不为他自己作业或考试中的小故失感到羞愧和恐惧,不为他成绩的优劣患得患失,使他尽量把注意力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来,他才能体会到学习所带给他的乐趣,才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但凡主动学习的过程,都是一个人克服低级错误、使思维和动作精细化和准确化的过程,只有这样,失误才能够转化为他正面的经验,他今后的准确度才能够慢慢的提高,他的马虎或粗心才会越来越少(这个还真不是你责骂或恐吓就能弄出来的)。
总之,不要让孩子在某件事上又被否定感,而是要让孩子他体会到成就感和荣誉感。
好情绪才会让事情往良性循环的方向走,而坏情绪只能让事情陷入恶性的循环。所以,当我们做父母的用令孩子不快的坏方法来清除他的坏习惯时,几乎都会失败,甚至会制造出更大的坏习惯。
如果你的孩子,在学习或玩耍方面已形成了一种坏习惯,那么矫正的方法,除了上面几种,那最重要的就是耐心等待了。
我们常会听家长说,是我以前做的不好,让孩子形成了一个坏习惯,可现在,如果我再不管,他会变得更差。这非常的确实,如果孩子已形成坏习惯,家长如果不再采取什么措施、不再管他,那么他就会进入更糟糕的状态,但这管并非是更严历的控制或监管,首先是接纳和信任。
这比如我们平常的房间,如果开始时只是为了表面整齐,就会胡乱地把东西往柜子里塞,往角落里堆,这个整齐的表面下,其实就是个烂摊子,那么到了需要整理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得把柜子里面的东西一一拿出来,或先放在床上、椅子上或地上,这个时候家里会显得更乱糟糟,但只要我们不焦燥,一点点的去做,一个一个东西的去整理,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归纳,房间终会变得内外整然有序。
收拾好一间房,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最多几天,而孩子他的心理秩序的调整、习惯的转变,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几个月,甚至几年十几年,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呀。
作为家长如果不从根本上去改变自己的认知和态度,只是用“忍、忍、忍”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调整,很可能忍不了几天又要去唠叨或管控孩子了,那么孩子的自我调整就会立即终止,他的心态就会陷入更差的地步,甚至会完全失去他自我调整的力量。
因此,只有用不焦虑、不蔑视的心态来全然接纳你孩子目前的情况,把尊重与信任还给孩子,他才会慢慢获得改善的力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谁能把眼光放到十年、二十年后,谁才是教育的胜出者。
四,家长要有始终统一的言行,尤其要做出榜样,多些身教,少些言传大道理说教。
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首先应该是尊重与接纳,而不是改造。这不仅用在亲子关系上,在亲密关系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哦。今天的读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