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随记

凌晨三点醒来就再也睡不着了,可能是因为半年没回老家了,有点兴奋。虽然只能待上短短两天,就要匆匆赶回海宁,思乡的情绪还是在火车均匀的噔噔声中倾泻而出,一发不可收拾。想起小时候,这个时节应该正值夏季双抢。为了躲避中午毒辣的太阳,再过一会,我和弟弟就跟着爸妈起床,赶在太阳出来前,割稻,拔秧,晒开前一天收好的谷子,或帮着奶奶择菜做饭。小时候觉得那是暑假里最不喜欢的部分,可是长大了,每每回忆,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出现在脑海里的,竟然不是烈日炎炎,挥汗如雨。而是,回荡在田野和晒谷场上的嬉戏打闹,欢声笑语。时光真是个好东西,竟让我全然忘记了当时的辛苦。

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跟着二姨父去了上海的工地干活,农忙和过年的时候才回来。我还记得,当时刚上学,没认几个字,就用拼音给爸爸写信,妈妈托熟人帮忙带给爸爸。后来,小学六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因为家里刚造了新房子,欠了债,妈妈也跟着一个在深圳的远房姨妈打工去了。为了省钱,妈妈三年没有回家,等妈妈的下一次回来,已经是我初二的暑假,马上就初三了。妈妈给弟弟买了很多龙牡壮骨冲剂,因为弟弟比同龄人小。还买了很多肉,买了一箩筐西瓜,那是爸爸和奶奶绝对舍不得的,当时很开心,可是面对妈妈却有点陌生,一来从小妈妈就比较严厉,印象中挨的打都是妈妈,二来毕竟三年不见妈妈了。妈妈在家待了十天左右,就回深圳继续工作了。这时候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大失落,但是我并不敢也羞于表现出来,那时候家里也没有电话,这些情绪找不到出口,所以妈妈回深圳后的半个月,我几乎每天晚上都在梦里哭醒。后来,开学了,初三的忙碌很快填满了我的生活。

爸妈常年为了生计离家打工,我和弟弟基本上是跟着奶奶长大的。从上高中开始,每一次离开家,都是奶奶送我到冲口。每一次回家,也都是奶奶到冲口接我。去年年前回家,奶奶已经卧床一个多月了。第二天,我跟妈妈,小姑,还有表妹,一起给奶奶洗了她生前最后一次澡,我们都哭得不能自已。我心里舍不得奶奶离开,可是却默默祈祷,如果一定要走,请让奶奶少受点痛苦,早点带走她吧。我到家后的第三天,奶奶真的不行了。嘴里不停地叫着大伯的名字,我们都知道,奶奶是想见见大伯一家,她的长孙,她的长曾孙。上午10点左右,大哥带着一家赶回来了。大概上午11点半,妈妈和小姑正准备炒菜,奶奶离开了。接下来的十来天,一直到送奶奶归山,每天忙着照顾闺女,帮忙准备奶奶后事。真正让我感到悲痛不已,是在送完奶奶归山的第二天早上,准备回海宁。我下意识地走去奶奶房间,想像往常一样跟奶奶告别,猛然意识到,以后我就没有奶奶了。奶奶再也不能在我离家时喋喋不休地说,中秋节一定要回来呀,中秋不回,过年一定要回的。奶奶再也不会在我回家的时候,早早在冲口等候,一遍又一遍地喃喃自语,到了就好,到了就好…

天已大亮,乘客们陆续起来,离家越来越近,我的心却变得异常沉重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