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伏身心:站桩、静坐。
❤️持续醒觉:问题的解决永远不在问题本身!
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女士,去医院体检时,查出了骨质疏松。医生告诉她,她的骨头疏松的程度相当于70岁的老人,如果不小心摔倒的话,很容易造成粉碎性骨折。而这位女士才40岁,被吓得双腿发软,似乎已听见了自己骨头马上就要裂开的声音。医生给她开一种治骨质疏松的药(隐去药名),要她服三年,并要求她定期来检查。这位女士坚持吃药三个月以后,却得了严重的胃病,每天晚上都会胃痛,更可怕的是,睡觉时要用很高的枕头,否则胃里的酸水就往嘴里涌。后来她实在忍不住就在网上与找专家咨询,最后发现这种药对胃有很强的副作用。药是不敢再吃了,但又担心自己骨质疏松影响将来的健康,所以便天天开始走路晒太阳。第二年进行复检时,没想到骨质疏松的指标正常了。给她开药的医生以为是他开的药治好了这位女士的骨质疏松,她告诉医生,自己只吃3个月的药,现在已患了严重的胃病,医生听了后说可以帮她继续治胃病,并且推荐了一种胃药。这次这位女士聪明了,坚持问这种胃药有什么副作用,那医生最后无奈地告诉她说:“要说副作用的话,此药会引起骨质疏松。”
因为胃病,她的健康每况愈下,动辄感冒发烧,甚至是盗夜汗。后来她回国找了位中医看胃病,几付汤药下去后,盗汗问题基本解决。问中医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见效,大夫说中医是治人,目的是恢复人自身的阳气即正气,正气足了,就具备了自愈和修复的能力。《内经》所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西医治病,中医治人。中医在辨证施治时,不会局限在“症”上,而是通过“四诊”后宏观地分析和研究“证”,再做出判断,然后是“综合治理”
我们都能明白这个道理:问题真正被解决的标志是,要么这个问题不再出现,要么这个问题形成的困扰有所降低。所以,从这个案例结果来看,西医并没有根本解决她的问题,只是从一个问题发展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有时我们会处在无视于问题的存在的状态,有时我们也会用类似的问题代替要解决的问题,看似问题已经没有了,但其实是用两个问题联合制造了一个比原来问题还要复杂点的问题。
在现实的生活工作中,也是这样,我们也经常发现问题在不断的处理中会越变越复杂,越变越升级,这与我们的初衷完全背离。 就像我们在教育孩子一样,通过大声吼叫或者打骂,看似一时解决了孩子的拖拉、说谎等问题,殊不知,那只会带来更大的问题。而孩子集中出现问题,往往是在12岁以后,特别是在18岁以后。所以,我们在教育工作中,的确碰到很多这样的学生,有些谎话连篇,有些喜欢偷盗,有些孤僻不会交往,跟这些学生的家长沟通时,家长都会说,我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实在没办法了。这些家长根本不知道,就是因为在孩子小时候,为了解决一个小小的问题,采用打骂等方式,看似一时解决了孩子当时偷盗说谎的问题,实际上,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复杂了。
所以, 问题的解决永远不在问题本身,不是就问题本身不断的纠缠,而是跳出问题之外来实现最健康状态的达成,从而避免问题的重复出现。
我们要从孩子的问题中,找到根本的“症结”所在,而往往症结就在家长身上,家长包括父母爷奶等与孩子密切接触的人。从我们自己入手,把我们自己调整好了,当我们自己”正气“足了,具备了自愈和修复的能力,就会实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孩子也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所以,要解决孩子的问题,最正确的方式,就是从家长自己提升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