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学习,但是孩子真的在好好学习吗?

《精要思维》第 229 篇


深度学习是指在学习中,通过刻意练习,达到专心忘我的状态,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有哪些具体方法?怎样才能利用深度学习,让学习效率最大化?


1. 常见的学习状态有两种。一种叫“浮浅学习”,和字面意思一样,就是浮在表面的浅层学习。另一种叫“深度学习”,要求心无旁骛,极度专注于学习内容,最终交付出高价值的成果。知道这点后,下次身边有人学习效率太低时,你就可以提醒他:“你在学习,但没在深度学习。”


2. 要想做到深度学习,首先你得知道点儿脑科学的常识。过去我们认为,只有在做事时,才会消耗大脑的能量。其实并非如此——在切换不同的任务时,能量就被大量消耗了。学习的时候,玩玩橡皮、转转笔、聊聊天、吃吃零食,你以为高效处理了多件事,其实在任务切换时,就把大量能量给消耗了。这也是为什么,要聚焦专注力的原因。


3. 由于每个人的生理特性和学习阶段不一样,深度学习的方法,也并非统一不变。如果是刚刚入门的新手,自身很难专注,那更适合“节奏模式”。每天固定在某个时间段,固定做一件事,形成一种节奏。比如,将每天起床后的一小时,设置成阅读时间。


4. 学生,在一年内有相对稳定的时间安排,就适合“双峰模式”,即两个学期,两个假期。将时间分为两块,一段时间追求高强度、无干扰的专注;其余时间完成浮浅学习。比如,高强度学习几种在两个学期,在假期,为了保持不滑坡,不让良好的学习状态和劲头减弱,可以做些浮浅学习。


5. 还有一种,叫“封闭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两类人:1.学习环境相对封闭;2.极度自律。切断一切与外界联系的媒介,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


6. 最后一种叫“切换模式”,难度系数是最高的:要能随时切换到深度学习的状态。每天的学习看起来是小单元、碎片化的在开展,但由于他们为自己设计规划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所以他们其实是根据完整目标体系,来分割每天的学习,使得每个碎片化的任务都在为整体的成果做积累。


7. 无论选择哪种深度学习模式,你首先要做的都是: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自律能力。建议:3小时内切断一切网络来源、半小时内必须要达到固定成果产出等。


8. “量化自我”也是十分有效的工具。设置一个记分板,诚实地记录每天可以被自己定义为深度学习的时间。时间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意识地去审查自己。慢慢地会发现,自己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


9. 如果上述这些,你还是做不到,这时候就要果断减少学习时间。听起来可能和深度学习的目的相违背,但这是一种非常诚实的做法。真相是:无论多么努力,普通人每天只能保持2-4小时深度学习的时间。所以低质量的超长时间投入并非好的解决方式,只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而已,你可能是“假装在学习”。

- end -

免责申明: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浮浅、碎片化所带来的危害 在谈深度工作之前,让我们先看到几个数字:根据统计重度智能手机使用者每天里:要触摸手机52...
    钓飞碟Svan阅读 1,808评论 0 9
  • 摩诃止观安心地, 受想行识为五蕴, 诸见随观生进境, 香为佛使故须燃。
    理疗瑜伽邵阅读 265评论 1 1
  • 它一直是我的另一面 见光就消尽的脆弱 阳光之下我俩连在一起 光越强影越长 在光的包容下影反而更暗 它见不得世界的光...
    此兮空竹阅读 165评论 0 0
  • 你看,天又阴阴的,每天都有的风总会吹眯眼睛吹乱头发,刚还忙的分身乏术,现在又无事可做。无聊翻了翻过去的记忆,好...
    此山樵阅读 147评论 0 0
  • 1.感恩天气由雨转晴,放晴的天空更加的蓝,云朵更加的白,空气更加的清新! 2.感恩一觉醒来,我依旧可以呼吸顺畅,健...
    旖旎漫步阅读 2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