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家庭、和子女,既要辛勤努力工作,又要照顾家庭教育孩子,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因此一般年轻人都不和父母一起生活,基本一个月回去一两次看看也就算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和老人相处,有时候还会因为观点不同等原因发生矛盾,那么作为成年的子女该如何和老年人相处,让老年人度过愉快的晚年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会有些变化,我们做儿女的就要用尊重、理解、耐心、关心来尽好孝道,首先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如果由于工作紧张也要经常打电话问候一下,看看老人有什么困难,及时的帮助解决,让老人感觉到孩子的关心,节假日尽量陪在父母身边,陪伴父母聊聊天,老年人喜欢怀旧,喜欢讲一些过去的事情,讲他们过去引以为豪的故事,我们能耐心的倾听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快乐得意的事情,要表现出好奇,羡慕。千万不要说都听了N遍了,有时候老人就像个孩子,和他们说话要注意语调和方法,有时候还需要哄,热闹的氛围可以让老人增加幸福感。
多几分沟通和理解,父母和我们毕竟是两代人,生活的时代、环境、经历、教育不同,因此在心理和观念上必然存在差异,生活方式上老人比较传统,保持俭朴,而年轻人在消费观念上比较追求完美,因此就要多沟通,从客观上正视它,尊重父母的个性,对于父母给自己提出来的建议要尊重,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做事严谨,对于不同的观点,或者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导致沟通困难,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要掌握技巧和方法,在父母情绪化的时候就终止话题,用其他的事情岔开,不急不躁,不可抱怨父母对自己不够理解,因为矛盾的产生是双方面的,也可能来自父母不理解,也可能是自己本身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主动从自身找原因,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道理,积极的进行沟通达成共识,
老年人也有各种各样的心理和处世态度,针对不同性格的老人采取不同的相处方式,有些老人退休后产生了焦虑,感觉自己无所事事,因此就找很多事做,参加很多活动,让自己忙起来,对待这样的老人首先不要否定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态度,而是给他们些建议,比如培养一些爱好,从而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从心理上安静下来。还有一种老人安于现状,平平淡淡,不太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享受于自己的小空间里,对于这样的老人要给予适当的距离和空间,同时在这个适当距离尽量给予关心和温暖,给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是给予他们的最大满足。还有一种老人过分的依赖子女,什么事都找子女帮忙,做的不满意还要闹脾气,这样的父母主要是心理孤单,要在安慰的同时想办法扩大他们的生活圈子,培养兴趣爱好,让他们的生活丰富起来,依赖心理就会降低,还有些老人属于冲动型的,性格比较粗暴,家里的任何事情都要说了算,包括子女的事情都要做主唯我独尊,有不同意见马上发作,对待这样的老人不要强行抗拒,也不要敷衍了事,在老人情绪激动的时候不刺激他,做其他的事情分散注意力,等冷静下来再慢慢沟通做工作。还有一种老人健康豁达,心胸开阔有自己的爱好和社交圈子,和这样老人相处是最简单的,只要尽到孝心,生活上多关心,那么老人就很满足很开心了。
总之父母年纪大了,作为儿女就要尽孝道,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父母培养我们长大,我们陪伴父母变老,因此尽我们所能好好和老人和睦相处,让老人安享幸福快乐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