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中16 坚持分享第1225天 22.10.13运动打卡第329天 2340h 约练675
认知行为疗法,关注四个概念:情境或刺激、认知、情绪及行为,用流程图模型来看他们之间的关系,即情境→认知→反应(情绪、行为、生理反应)。
这个模型说明情境是心理产生的背景因素或者说诱因,而心理活动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因素中,则是先有认知,后有情绪和行为,而认知来源于经验。
以考试焦虑为例,学生想到即将到来的考试,出现担心考试结果不理想的认知,于是产生了焦虑情绪,停止了看书的行为,胸部有一种压抑感的生理反应。这个模型描述了考试焦虑的一个片段,想到即将到来的考试的时候,考试可能失败的认知引发了焦虑情绪,分心行为和生理反应。
从这个模型中我们知道即将到来的考试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情境无法改变,如果我们希望缓解学生的焦虑,帮助学生避免分心行为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改变学生的认知。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他还是很有望考好的,那么他的焦虑就会缓解,就会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而不是去想别的事情。
既然认知来源于经验,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找到他曾经成功考试的经验,从而来改变他“考试可能失败”的认知,从而缓解焦虑、改善行为、调节生理反应。
如果学生认为没有既往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帮助学校创造未来的成功经验,跳过认知,从行为出发,如果改变现在的行为,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再面临考试时,可能会出现的成功场景,从而再回来改变现在的认知,从而促使行为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