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云的第39篇原创文章
孩子出生时,教育便开始了。当前的婴儿早教,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教育,课外补习......,一旦是当了家长,就走上了一条名字叫做“教育” 的不归路。仔细分析当下的现象,不难看出,教和育,对象都是孩子,责任都在家长。
下面先看一些家长之间有关教育的聊天话题:
幼儿园阶段,孩子家长经常交流的是:“你家孩子报什么兴趣班了?”“我家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
小学阶段的孩子父母,讨论的往往是:“我家孩子课程不好,哪里补课班好呀?”“我家孩子都开始顶嘴,我管不了他了,气死我了!”
中学阶段的孩子家长,说出的话往往是: “我家孩子怎么都不听我的了,逆反心理严重!”“我家**课程太差,说了也不听。
到了高中阶段,更多的家长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好好学,等你考上大学,你想干什么干什么,我绝对不管了。”
梳理起来仔细看看,在很多家长的眼里,教育总结起来就一个字:“管”。从孩子无力反抗时的管得了,到逆反期的管不了,再到成人关键期的不管了。这种观念,是很多问题的根源。
再看看大学孩子里对父母教育的说法吧。
一个学习很吃力,挂了很多科的学生说:“从小到大,我都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的,父母根本不管。现在根本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从不听我的想法,有什么资格说我?”
同一门课重修了三次的孩子对我说:“老师,我来就是想和你聊聊天。在家里呆的太烦了。我父母曾经说过我考不上大学,我就考一个给他们看,至于上,那不是我的事,是他们的事情。”
我眼里很聪明但成绩却不佳的孩子对我说:“我父母都是领导,从我记事起,他们就各忙各的。我感兴趣的,每次考满分的课程他们认为没前途,非要让我学他们自己的专业。我就想让他们丢丢脸。
... ....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很多。不难看出,家庭、父母对很多孩子,并没有起到太好的作用。
看看我们教育的对象,看看我们的教育结果。我们所看重的教育,在孩子眼里心里算什么?对孩子的未来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家长的努力,为什么没有得到预期美满的结果?
这真的是值得更多家长深思的问题。下面是天云对教育的思考,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
漫说教与育
说起教育,先从汉字的起源说起。
在甲骨文中,“教”字”左面从爻,从子(也就是人),右面是攵旁。无论是“攵”旁或者“攴”旁都是手拿着根棍子的形象,多数都有敲打,攻击的含义。教的甲骨文本意,就是“拿著棍棒,要求人服从爻(宗教)”;就是教化的意思。
对于“教” 造字的本义: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作算术。而到了金文省去“子”。有的籀文用“心”代“攴”,强调“教”者引导、启发蒙童的心智。因此“引导”“启智”应该是教的主要目的。
而 “育”等同于“毓”,毓字由左右两部分构成,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倒立的孩子。金文中,毓字的意思更加清楚地体现,左边是一位孕妇(后用母字上加“”体现),右边是一个倒立的孩子(婴儿顺产时的情景),不难发现,育的本字为生育。因此物质的满足,身体的成长应该是养的关键。
从文字的理解来看,教为教化,引导;育为养育。更深层次的理解,关于教育,至少要认识到以下三点:
首先,教育应该是父母共同参与的事情。体力的教化是父亲力所能及的,身体的健康成长是母亲务必要做好的;
其次,教育的方式是以“引导”“启发”为主,这对父母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家长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家长自身的成长和教育与孩子的教育一样重要。
因此,为了做好教育,先从提升自己开始。家长的眼界,就是孩子的未来,家长的修养,就是孩子的前途。
再说教与育
尽管上面给出了“教”与“育”的字形及含义,天云还是习惯从字面上来分析它本身的含义。我相信中国汉字,无论简体字还是繁体字的魅力。
先看“教”。“教”,左边是孝,孝道,可广义理解为传统文化;右面可看成倾斜一点的文,可广义理解为所有的知识。
因此,在天云看来,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无外乎是有关德与智的故事。
再看”育”。 “育”,即养育。表面看上下拆开都不是字,但意义深远。上半部分少一点,变成"亡";下半部分多一点,“月”即成“目”。
因此,在天云看来,育少一点,长年累月变心智全亡;育多一点,成年累月则变鼠目寸光。
由此可见,教育两个字,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内容,道德和知识,而且给我们表达了教育的理念:过犹不及!
用“心”做教育
我坚持认为,教育要从用心开始。如何用心?我们先看看“心”字的结构。
"心”字如人。“心”字中的三个点,左右两点,宛若成人的两只手,代表着行动,意味着管教;而中间的一点,恰似家长的嘴,代表着言语,意味着唠叨。而最重最长的一笔,莫如人的心脏,代表着家长的肚量与胸怀,意味着成长。
试想:如果我们把左右两点无限拉长,心字变成了什么?手伸得过长,管的过多,自己心气变高了。导致的结果?看孩子不顺眼,难免要生气,难免有矛盾;同样,中间的一点延长会怎样?话太多,唠叨太多,直入心脏,自己心碎撕裂,能舒服吗?
因此,言不用多,但一言九鼎;管不用多,但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学会用心,比多用心有效得多,尤其是对孩子的教育。
对孩子教育的用心,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对孩子教育的用心,须做到言行一致,适可而止。
爱“心”做教育
教育不仅要用心,而且要耐心,更要有恒心。
在天云看来,
首先,坚信“育”在前,“教”在后。只有下功夫去培育,才能教出好孩子。只有我们花心思在培育孩子身上,“教”的时候才能事半功倍。“育”的过程是培养孩子对你的信任度的过程,只有得到孩子的认可,你的爱子之心孩子才能体谅,你对他批评和表扬才有分量。
其次,坚信对孩子的教育是长期的不计回报的过程,不能带短期的功利的目的。带了功利色彩和预期收益的教育,必定会为他今后的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让孩子学艺术仅仅是为培养他的修养,若有兴趣,再努力;体育技能并不是要去打比赛,只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认真负责、勤奋刻苦的态度。
还有,坚信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是家长最真实的镜子。孩子的小毛病的养成多多少少与周围的人有关,家长要对照自己和家人看看是否有直接的传播者。同时孩子有很多好的习惯需要我们学习。养育和成长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双赢的结果。
最后,坚信家长只是参与了孩子成长的过程,并不能控制孩子的发展。孩子才是成长的主体。家长的作用只是在实时地用自己的智慧来不断地纠错,而这个纠错过程需要技巧,最好让孩子自己意识到错误并自己纠正,我们当好监督委员就可以。
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上天带给家庭的礼物。我相信每个爸爸妈妈都视自己的孩子如珍珠,捧在手心,珍爱程度自不必说,教育起来肯定尽心尽力。但教育有方,理念为先。用好心,悟好意,没有不好的孩子,没有无力教育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