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午后,太阳对着大地欢快地撒泼,晒 地人直流汗。山南头文化艺术村的建筑工人们此刻却依然忙碌着,村里一栋栋造型别致的建筑看上去分外鲜活,与那些鲜红的花儿一样,充满了生机,工人们用手里的红砖,垒起了一代人的未来。
寂灭
山南头村位于无锡市惠山区阳山镇桃源村,这里是闻名中外的水蜜桃之乡。村子在阳山镇的标志“大阳山”南面山脚下,山南头村因此得名。原本靠着阳山这片土地的恩惠,村民们种桃为生,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村子里一百多户人倒也是热闹,一片生气。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村里的年轻人不再甘心代代为农,大都选择了走出去,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村里慢慢的只剩一些老人坚守土地。
2012年,镇里规划发展,早已成为空心村的山南头村面临拆迁,一张薄薄的A4纸拨动了历史的转轮。大部分村民签上名字,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盖的安置小区,摆脱了农民身份。只有一小部分年长的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不愿离开。
一百多户人家变成了四十多户,村里的房子也拆了大半,变得稀稀落落,再无生气。几年过去,原本的村民大都有了体面的工作,有的甚至自己当了老板做起了生意,再不济的也在附近工厂打工,日子过得比以前是好多了。山南头村一度要被从地图上抹去,彻底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新生
2017年,就在山南头村即将湮灭的时候,不得不叹造化神奇,历史的转轮再次调转,无锡市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在镇村领导干部的努力下,阳山镇桃源村被评为2017年度首批美丽乡村示范村。山南头村作为桃源村的一个自然村,迎来新的美丽乡村发展机遇。
镇村两级政府携上海纽斯凯威设计集团对山南头村进行整村规划改造,山南头村摇身一变,变成了山南头文化艺术村,于2107年正式奠基落地。
之后便是一番大兴土木,一栋栋破败的民宅被翻新重建,原本杂草丛生的空地上也立起别致的洋房。山南头村如枯木逢春,再次焕发了生机。
桃源村村委书记张谷带着村委一众人员积极做村民的思想工作,一家家、一户户地跑,终于获得了那些未拆迁的户主认同,将老宅改造成主题民宿或者私房菜馆等,时至今日以村民姚士宜为代表的,最早一批投资的户主已实现了创收。
如今的山南头文化艺术村旧貌换新颜,村中央作为青创聚集地的“桃陌文创空间”绿水环绕,对岸是设计师工作站“既见桑梓”,时常能看见一些欢笑嬉戏的身影。周围还有代表着特色民俗宗祠文化的“姚家大院”以及各类特色民宿等。将来更将有“典藏馆”这样的艺术品收藏展示厅和“桃源雅墅”这样的温泉酒店等。
在上海纽斯凯威设计集团董事长,有着“乡村魔法师”之称的郭武广和他的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成功的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完美融合,探索出了乡村产业的新模式。
在看到早先几个大胆村民的成功案例后,更多的村民放下心来,积极投身到老宅翻建的潮流中。作为建设方的郭武广和桃源村村委也给了村民更多的选择。村民可以单纯出租房屋,获得租金,也可以自己经营或者与外来民宿主合作获得收益,或者托管给整村的平台公司统一管理经营,获得分成。
未来可期
但花无百日红,为了让村庄能持续发展,山南头文化艺术村以“桃陌文创空间”为起点,大量聚集创青年、文化学者、艺术工作者、本土匠人、乡村设计师等乡村振兴人才,形成“创客联盟”,通过免租等政策扶持,为这些身怀绝技或脑洞惊人的人提供资源和平台,让他们有了实现自己抱负的机会,同时也通过人才的引流,让整个山南头文化艺术村生生不息。
曾经走出去的人,带着更多的人走回来了,一股股新鲜血液不断注入。阳光总在风雨后,山南头村终于在饱经风霜后实现了蜕变,亦如神鸟凤凰在烈火中涅槃重生。现在的村民们都坚信,在灰烬中涅槃的山南头文化艺术村定将迎来百鸟朝凤的辉煌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