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的本质其实就是低买高卖,可是市场总是在上下波动,我们又如何能知道当前买入的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种人人都能用的理财屠龙技——定投。
1 定投为什么适合上班族
定投简单来说就是定期以一定的金额买入一个投资标的。投入的金额可多可少,1万元可以,1千元可以,1百元甚至10元也可以。买入之后,其他的根本不用管,不用费心:
不用研究股价
不用研究新闻
不用研究基本面
不用研究技术面
……
大部分普通上班族收入来源主要是工资,扣掉了房贷、房租、信用卡消费之后,往往每个月所剩的现金流有限。而定投需要资金可多可少,又不需要花费很多精力,不就正好适合上班族么?
2 定投策略盈利的关键
通过定投策略,在固定的周期内投入固定的金额,相当于平摊了持仓成本,以一个平均的价格持有投资标的。
所以,是什么保证了定投策略一定会获益?那就是:
投资标的未来会好于现在。
如果不存在这一基础,那么定投也只是资金的一种慢性自杀的方式而已。
投资标的可以是指数基金,也可以是股票。
如果我们定投的是指数基金,那么就是判断国家前景未来会比现在好;如果我们定投的是股票,那么就是判断对应公司的未来会比现在好。
和股票相比,指数基金有一个特别好的地方,那就是不会退市。
3 两种定投的策略
3.1 成本平均法
成本平均法就是让每个定投周期资金的投入相等。
在笔者上一篇文章《简简单单成为前10%》提到的定投就是这样基于成本平均法的定投,我们再回顾下这个图:
不管是微信里面的理财通还是支付宝里面的蚂蚁聚宝,都提供了这样的定投方式,更不用说基金和银行了。
基于成本平均法的定投策略操作简单方便,设置一次之后就能自动购买。
成本平均法也有它的缺点,什么时候卖出,策略中没有涉及,需要自己进行判断。
3.2 价值平均法
价值平均法就是让每个定投周期价值的增额相等。
由于市场波动,所以每期开始累计的价值也是变动的。我们假设应达到的价值为A,累计的价值为B。那么:
A > B:补足差额
A = B:不变
A < B:卖出套现
通过价值平均法,每期投入的金额是变化的,有时候需要追加资金,有时候需要卖出套现。
我们还是用和上面一样沪深300的指数数据进行计算:
4 特别注意
如果在开始定投之初,我们就已经拥有总投入的金额,那么年化收益率应该是按照期初金额进行计算的。通过成本平均法定投获得的年化收益对比如图: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月有现金流入,可投入资金1000元,进行定投,得到的年化收益率是15.44%;而我们一开始就拥有可投入资金2万元,每月没有现金流入,进行定投,得到的年化收益率却只有11.9%
类似的,通过价值平均法定投获得的年化收益对比如图:
备注:
2019/1/1的沪深300点位是一个假设的值,这个值有可能来的更早,也有可能更晚。
上面两图各个月份的现金流就是每个月定投的投入金额,2019/1/1的现金流就是期末价值(2017/1/3累计投入和2019/1/1累计盈利之和)的负数。
计算方式:
定投年化 = XIRR(B2:B22,A2:A22)
复合年化 = power(期末价值/期初价值,1/(经过天数/365))-1
【其中,期末价值 = 期初价值 * (1 + 复合年化) ^ 年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