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9月28日——9月30日)时间,在步履匆忙间转瞬即逝!最后一景:晋商博物馆。
晨起,被一碗“头脑”唤醒!怎耐何如此大补之物,却无法接受其味道,浅尝两口放弃了!原本,“头脑”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为药膳食品,又名“八珍汤”,是由黄芪、煨面、莲菜、羊肉、长山药、黄酒、酒糟、羊尾油配制而成,因其不添加任何佐料,非常清淡,颇受老年人欢迎!
“赶头脑”未成功,又点丸子汤和肉包子,味道并无惊艳之处。与昨晚的“老太原菜馆”的过油肉、糖醋丸子、豆角鸡蛋不烂子、黄米炒土豆丝、羊肉烧麦无法相比,但昨晚的饭也是一波三折,跑了三家“老太原”才终于在快21点时吃上了饭,果然老字号还是值得信任的。
晋商博物馆,是以山西督军府旧址为依托建立的一座集文物古建、园林景观、展览展示于一体的地方人文历史博物馆。这里也曾是中共山西省委和山西省人民政府所在地。
晋商繁荣昌盛五百年,靠的是真诚、守信、不怕苦!他们的足迹既有富庶之地,也有贫困之所,但只要有晋商的地方就有商机和财富!
走出晋博,走进山西派菜馆:酸菜炖酥肉、霸王茄子、五彩莜面、脂油饼!道道菜都突显了山西菜的特点,酸甜、油香、可口。
回顾这三天的旅程,短暂而紧张,但收获满满!看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原来山西有名的醋是紫林,而非恒顺!原来山西人爱吃醋是真的,但并不是每道菜都有醋也是真的!原来山西人守信、诚意也是真的,连餐厅服务员都非常认真!
再见,柳巷、钟楼街、食品街、铜锣湾!再见,乔家大院、晋祠、太原古县城!再见,植物园、煤博馆、晋博院!
再见,太原!有缘再品山西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