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半夜肚子不舒服,导致睡不着,发现坐着比躺着会好受些,于是乎捡起身边的书看起来,不在乎别人是否称呼自己为“书呆子”(仿佛是带有贬义异味的标签,如果看而不思可能真的会变为“书呆子”,而自己只有尽量看的同时或者“事后”多思考,毕竟尽信书不如无书),于是乎在看书的同时,就遇到一直以来都很“迷惑”的一个主题==“企业文化”。后面为了描述简洁,后面会用“她”来代指“企业文化”了,因为“企业文化”需要细心的培养,而对她的培养 和 构建一个滋养生命不断成长的环境一样重要,她也像孩子一样,是任其自生自灭的随意发展,还是有意识的去引导?这些问题就留给各位当事者去思考了。
限制于自己的认知有限,这次主题主要是想从侧面体现出她的重要性。毕竟部分人可能就觉得:对觉得“不重要”的就擅自认为没有价值、不重要。但实际真的就是这样吗?很多时候,其实自己都是错的,当自认为是对的时候,其实也很可能是错的,自认为看到的真理或许其实只是表象。还有,意识不到重要性,自然也不会重视。
“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以前也不是很明白,现在也不确信明白多深,就算这样也能谈谈一点不一样的观点。首先她真的不是口号而已,当然如果将其当作口号,最终结果只会是欺人欺己。初次感觉她似乎是无形的,很陌生却又熟悉,好像”氛围”或者“空气”一样的,当局者很难意识、捕捉或者感受到,经历过惨痛教训的人反而慢慢的更能意识它的存在,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侧面去观察、去了解她;当然书本也能作为指导,帮读者更加理解她的重要性。
想象如下的情景,你可能就慢慢理解她的重要性了:
想想当初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候,那个时候的你是多么的激情,多么渴望认识更多的人并与之友好相处,似乎每天都能有新的收获并不断的渴求更多新的知识,对未来还是充满期待的;想当初,你在这个新的又陌生的环境里是那么的活跃和积极,有很多想法都愿意去尝试、分享和交流,会很想主动的去帮助身边的人,会提出一些不同的建议,而且同时还会诞生很多新的想法,似乎犯错是可以包容的,你会早早的起床开始安排好“美好的”每天,不在乎眼前的小利,会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美好的幻想似乎会化为现实。
可,如今的你又变成什么样?早上迟迟不想起床,起床后又迟迟的不想出门,似乎对未来感到恐惧?不得不在乎眼前的小利了?缺乏了交流的冲动了?不敢再犯错了,不再提出更多的什么建议、甚至都不想什么了,也不主动去帮助谁了?如果你不被同化,硬要保持自我的个性,似乎要被周围的“空气”给吞噬,于是乎你就接受了同化的改造,慢慢适应、渐渐习惯?好像已经放弃了什么,妥协了什么,当沟通代沟太大时,你也放弃了去争辩,只能默默接受,或者干脆华清界限吗?慢慢屏蔽或者过滤掉不认同的信息吗,也就是慢慢的变得麻木和冷淡吗?虽然,人的本能就是改变不了环境,就去适应它,这本是好的,也可以保护自己,可过激保护,如同过敏一样,同样有害。
如果说她==“企业文化”能避免这些不愉快的情况发生,你们还会觉得她是口号,无足轻重了吗?放任还是引导?
这次只是聊聊“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虽然具体实现方法可能因人、因时、因地、因环境而变,主体方法的“框架”应该是有的。最后再谈一点点主题之外的话(因为正好想到,担心自己忘记,就记录下来):
那些关于未来的承诺,似乎是很久远的谎言,必须得搭上自己的漫长时间去验证的话,这个代价也太大,而且肯定不能依靠无凭无据的信念去支撑,反而似乎在乎眼前小利也很重要,也不得不现实面对。
成长是一个蝴蝶蜕变的一个过程,必然会或者应该丢弃一些(比如天真),然后获得一些;也像人的记忆一样,在失与得之间获得成长,光失不得也很恐怖,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就算会遗忘,还是会继续学习的原因。还有就是,答案是没有现成的,需要自己去找。百分百的保证或者确信的没有的,如果有,那也是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