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食方》推荐——呼吸性碱中毒调理:平气敛神,平衡酸碱

近期,武汉有乘客在地铁站突发性呼吸碱中毒的新闻走进公众视线。呼吸性碱中毒多因情绪激动、过度换气或发热导致体内二氧化碳过度排出,引发血液pH值升高,出现头晕、手足麻木、心悸等症状。中医认为此为“气机逆乱,阴阳失衡”,需以“敛气安神、调和肝肺”为法,配合饮食调理稳定气血,恢复酸碱平衡。康养食方栏目推荐以下食方兼顾应急缓解与长期调养,助您平复身心。康养食方栏目一档集食材甄选、健康知识普及、食谱推荐和观众互动于一体的健康食养类节目,由营养学、医学及中医领域专家组成团队,深度解析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科学结合之道。针对不同年龄、体质人群,量身定制食疗方案,助力科学调养。

调理原则

急则缓其症:急性期优先缓解过度换气(如纸袋呼吸法),辅以富含钙、镁的食材稳定神经肌肉兴奋性。

缓则调其本:长期需疏肝解郁、补肺益气,减少焦虑诱因,增强脏腑调节能力。

忌刺激性食物:避免咖啡、浓茶、酒精等加速代谢的饮品,防止加重症状。

一、百合莲子小麦粥:宁心安神,平抑肝亢

食材:鲜百合50g、莲子30g、浮小麦20g、粳米100g、红糖10g

做法

浮小麦纱布包煎15分钟取汁,加入粳米、莲子煮至半熟;

放入鲜百合续煮10分钟,加红糖调味,温服。

古籍智慧:《金匮要略》载浮小麦“养心气,敛虚汗”,《本草纲目》称百合“清心安神”,莲子“交心肾”,此粥专治焦虑性过度换气引发的头晕手麻。

现代营养:莲子含生物碱调节自主神经;百合的秋水仙碱缓解肌肉痉挛;红糖补充血糖,稳定情绪。

二、黑豆牡蛎汤:补钙定惊,平衡电解质

食材:黑豆50g、鲜牡蛎肉150g、陈皮5g、干姜3片

做法

黑豆浸泡2小时后与陈皮、姜片同煮40分钟;

加入牡蛎肉再煮5分钟,少量盐调味,喝汤食渣。

古籍智慧:《食疗本草》载黑豆“补肾镇心”,牡蛎“平肝潜阳”,陈皮“理气化痰”,此汤针对低钙性肌肉抽搐,缓解碱中毒引发的肢端麻木。

现代营养:牡蛎富含钙、锌、镁,调节神经传导;黑豆异黄酮平衡激素,减少焦虑诱因。

三、酸梅桂花饮:酸甘化阴,敛气生津

食材:乌梅30g、山楂干15g、桂花3g、蜂蜜10ml

做法

乌梅、山楂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煮20分钟,滤渣后调入桂花、蜂蜜,代茶频饮。

古籍智慧:《本草经疏》称乌梅“收肺气,安胃气”,《本草纲目》谓山楂“化饮食,行结气”,酸味收敛肺气,抑制过度呼吸。

现代营养:乌梅枸橼酸促进二氧化碳结合;山楂黄酮类物质改善微循环;蜂蜜葡萄糖快速缓解换气过度导致的碱血症。

四、茯苓山药饼:健脾固本,增强代谢调节

食材:茯苓粉50g、山药泥150g、小米粉100g、红枣泥30g

做法

所有食材混合揉成面团,擀成薄饼,少油小火煎至两面金黄,每周食用3次。

古籍智慧:《神农本草经》载茯苓“利小便,安魂养神”,山药“补中益气”,小米“益丹田,开肠胃”,此饼增强脾肺运化能力,减少代谢紊乱风险。

现代营养:茯苓多糖调节免疫;山药黏液蛋白保护呼吸道黏膜;小米B族维生素维持神经系统稳定。

五、茉莉玫瑰舒肝茶:疏肝解郁,防病于未然

食材:干茉莉花5g、玫瑰花5g、佛手片3g、麦冬10g

做法

所有材料沸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日常代茶饮。

古籍智慧:《随息居饮食谱》称茉莉“和中下气”,玫瑰花“和血行血”,佛手“疏肝理气”,此茶预防肝气郁结诱发的过度换气。

现代营养:茉莉挥发油镇静中枢神经;玫瑰多酚抗氧化;麦冬多糖增强肺功能,提升血氧利用率。

注意事项

急症处理优先:若出现严重抽搐或意识模糊,立即就医,食方仅作辅助调理。

情绪管理为重:配合冥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减少焦虑复发。

饮食忌口:忌辛辣、寒凉及碳酸饮料,避免加重气血逆乱。

康养食方结语:以食为药,调气归元

呼吸性碱中毒乃“气乱”之症,调理当以“收、缓、和”为纲。从酸梅饮的敛气生津,到茉莉茶的疏肝解郁,皆旨在恢复“气机升降如常,阴阳平衡有序”。然需谨记:食养贵在坚持,更需身心同调,方能使“一呼一吸,皆归自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