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最迟在春秋早期,政治家管仲便提出玉有“九德”。至春秋晚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丘提出玉有“十一德”,将玉德的观点推向高峰。
孔子的玉德是利用玉的自然表征,即玉的化学的、物理的诸种性能。形象地解释人们的品德和品行。
孔子“德”与“玉”的比喻是否妥当,在今天看来已无关紧要,最重要的还是孔子把君子与玉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是君子比德于玉,要求君子要想玉那样具备十一德并付诸实施;二者的核心则为玉是君子的化身,君子要佩玉,无故玉不离身,便进而促进了玉文化的发展。
孔子“德”与“玉”比喻的贡献就是将玉从王者的手中解脱出来为君子所配,使君子要像玉那样温和,要像玉那样有德。
由孔子提出的玉有“十一德”为玉注入新的内涵,是一次升华,也是适应了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的社会需求。
到了东汉,许慎“玉石之美,有五德”概念使玉的内涵具有矿物的、美学的和德行的三个侧面,为东汉以后的玉文化注入了新血液,使其获得新发现,玉又有了观赏价值、装饰功能并向陈设、器用领域开拓。
也许许慎也没有想到,他心目中神圣的、尊贵的玉器在他死后逐渐趋变为藏品和商品,这也正是翡翠在近代和古代所遭遇的严酷形势与崭新的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