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名称】《沟通的艺术》
【片段页码】P114
【R-阅读原文】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定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
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地关上房门时,”(行为)“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诠释)“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
“你说你很喜欢我所做的,”(行为) “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精确的知觉外,这个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I:复述原文知识点】
不知道你是否有相同的经历,那就是当别人做出某些动作,或者说完某句话以后,我们就会主观的给这种动作和语言加以解释并且很肯定的告诉对方。但,换来的却是激烈的情绪对抗?是的,因为你觉得了解我,所以可以强行解释我的行为和语言,但实际上就算我们很要好,你也不能完全理解我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知觉检核就一种好办法。为什么他走路很大声,并且用了很大的力气关门?1他可能正在气头上2他可能因为有急事3或者是一些其他原因,我们可以询问他。知觉检核是一种沟通工具,他的判断前提是你的第一反应是错误的,你需要维护对方的面子友好地沟通,并委婉的让对方倾诉自己的想法。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我常常因为表述不清、或者因为说话语调太强硬而造成他人误解,从而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记得有一次我跟同事说:哎呀!你傻呀!这事不用做。当时他什么都没说,但后来我了解到了他的想法,他觉得我在帮你,你不领情就算了,还要骂我傻。当然我的本意是这些文件档案不用整理,领导也不会检查,没必要挨累。
我想:这件事情可以不去做,我不希望你受累。他想:我帮你,你还骂我。我主观认为他能明白我这是为他着想。他主观认为我不领情还骂他。
反思:我们当时都是主观臆测,我应该说:谢谢你帮我整理文件,你受累了。剩下的就不用做了,因为这些文件以后用不到了。现在运用知觉检核的方法,他应该这样想:1为什么他说我傻,是不是他在欺负我。2他说我傻,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不用去做,而我做了?3他说我傻是不是因为我做的方法不对4我是不是应该询问一下他的真实想法。反思不要不表达想法,要委婉的提出几种假设:因为你的主观感受不仅误解了对方,而且很有可能破坏你们的友谊。
【A2:以后我怎么用】
目标:以后当别人说的话刺到我的时候,提出几种假设,并委婉说出来,有效沟通。
当别人用不好的语气说:你去把东西送到A哪里去。(行为)
解释1:顺路捎东西而已很方便,但是你的命令语气是怎么回事?我也不是要义务帮你。
解释2:他可能气头上,家里的孩子惹祸了,刚被领导批评一顿,所以没注意语气。
解释3:他可能平时就这样,和谁说话都是一幅天经地义一样。这里还有两个分支:1她的本心不坏。2他不讨喜。
4直接询问:今天你怎么了?为什么用命令的语气求我帮你捎东西?
运用这样的方法不仅能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同样可以维护我们之间的关系,让事情可以有效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