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古都长安下起了小雨。其实那天离开青海的时候,出租车师傅就说,新疆的冷空气准备南下了,西宁得下雪。
中旬在福州时,抽空去逛街三坊七巷,夜幕里也逛了西安的回民街,其实,商业化的东西,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雷同,只是感受在不同的地方的氛围罢了!
兴许是因为的确觉得自己老了,青海湖边那粗犷的风景,大慈恩寺里没有香火的禅院,更让人心安。
来的时间太晚,青海湖已经退却了青青的草场,延绵向远方的,是干枯还没折倒的草场,整体的色调是枯黄色的。山峦的起伏,如同水墨画里的简笔勾勒,深的浅的,绵延的或者陡峭的,乱石堆里的再或者别的什么。再远处的山顶覆盖着一层白雪,当地人说,那是之前下了一场雪,所以远山已经有雪顶。树,只有靠近公路边的河边才有,白杨树,深秋时节,已经是满身金黄。河水还在奔腾,心想着再过一段时间,等水停下来了,白杨树也该把金色树叶里记录的高处看到的故事,好好说给河听了吧!
草场里,远远近近的挺多绵羊,牦牛,马在低头吃着草。路过的车辆,于他们而言,已经是习以为常的铁疙瘩,一根草的时间就可以离开了。
青海湖凛冽的秋风,吹得湖面不算平静,写着“青海湖”三个大字的石头,总给人一种定海神石的感觉,似乎所有的风浪,到了那里,就得绵柔的褪去。湖的另外三面,都被山峦叠绕,最外围是高耸的,有皑皑的雪山,而后是山脚延伸而来的沙丘,再就是靠近湖边的,干枯的草地。靠近湖边的草丘上,有零星的几座玛尼堆,经幡在风里舞动着。
我在想,再过一段时间,下大雪了回事什么样?那种北风卷地百草折,铁马冰河入梦来,亦或者青海长云暗雪山。再或者,就是我完全想多了,毕竟青海,还不算那苍茫荒凉之地。
到西安,已是夜里,华灯初上,红黄为主的路灯,点缀着这个千年古都。总会很矫情的联想,哦哦,这就是长安的夜景哦!
转过北城门,出租车师傅说:“咱们进城了”,瞬间有种穿越感。
回民街的小吃,“琳琅满目”的多,换来换去的羊肉泡馍,各式各样的烤羊蹄和红柳牛肉,石榴汁,干果,还有张小敬吃的柿子。
最让人惊讶的,应该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何家村窖藏。三个大缸,里面藏了上千件唐朝珍宝,从皇族用品到街头妇女胭脂,藏品囊括了政权,军事,文化,经济,外交,宗教的各个方面。导游一路上的讲解特别调胃口,一再的问,是谁,会藏这些东西呢?——从秦时的刀币,每个时期的钱币,完整的一整套跨越两千年的钱币,这还包括波斯的金币;日本奈良时期的钱币,只在世间流通了一年多,即使日本也只有几枚,而这罐子里,有五枚。还有那个禁止出国展出的,一个值半个香港的杯子。
藏主似乎穿越回去一样,把历史串连起来,把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囊括进去,就只为给后人展示一个盛世大唐。
藏主到底是谁,神通广大到收集皇族用品,千年古币,中外宝物,我宁肯相信他是穿越回去的,也不愿相信他是谁。
具体是谁,还是等你自己来博物馆探究吧!惊讶与困惑,兴许导游小姐姐会带你解开!
环绕大雁塔的大慈恩寺,山门上有“法门领袖”四个大字。玄奘法师,在这里点起大乘佛教的青灯。
最让我感觉安静与清爽的,是大慈恩寺里只有大雄宝殿有些许香火,即使是三藏法师的堂宇,也没有香火。
身在寺中,只听到千年大雁塔悬挂的金刚铃,叮叮当当的响着,没有那种嘈杂的香火味,反而更增添了禅院作为佛法始祖的威仪。讲解小哥说,长驻大慈恩寺的69位高僧,都是研究生,博士以上。其他寺庙的主持方丈,到大慈恩寺只能扫扫地,看看院落。
大慈恩寺的地宫,肯定是去不了的,听闻,那里藏着全世界仅存的贝叶梵文真经。
最后,讲解小哥告诉我们,许巍的《蓝莲花》,其实,是他感念佛法而写的…
不管是青海湖的冷俊,还是西安的深沉,于娑婆世界,浩瀚历史,世事无常,只求低头瞬间,眼下有路,心中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