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摄影,开始拍照源于一次意外的聊天,好吧这里就不累述了,总之从2011年12月31日起,我,开始了这条不归路。
当时穷学生一个,当然现在还是穷。。。所以我一开始买的时候只能买Canon 600D加上一个被俗称“小痰盂”的50mm F1.8。说实话,拿在手上很轻,慢慢塑料感,但是我秉承一个原则,别人的确用这个镜头拍出好看的照片,为什么我不行?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各种不给力啊。构图基本靠走,色彩还原度低,对焦时候“乌拉乌拉”声音暴响,还有一半概率失焦,出门拍个照回来要吹老半天,因为各种进灰。。。但是,当我拍出第一张满意照片的时候,心里的愉悦感和自豪感是不言而喻的。
这就是第一张令我满意的照片,当时我在河边,离小船大概80-100米左右,正值冬季,迷雾朦胧的,后面的群山正好错落有致,于是不断走动找好的构图,时机来临的时候。
50mm的定焦在600D上约等于80mm的焦段,对于风景的拍摄来说十分尴尬,除非距离非常远,否则基本拍不出气势磅礴的感觉;如果拍摄建筑吧,虽然没有广角畸变,但是距离一远容易在画面中出现各种不利元素,而且没有办法变焦,很多场景无法拍摄。
但是它也有好处,就是让你不断思考如何拍摄,如何构图。摄影是减法,不断除去不必要的因素,留下来的才是最重要的主体。我见过太多人用的变焦镜头,往往站在一个地方不动,这样是轻松一点,但是却失去了创作的灵感和过程。我的经验是,多走动,一定会发现不一样的美丽场景。
就像这张,本来我处的位置背景正好是偏淡色的马路,于是我走动一下来到了侧面,这样背景就是偏深色的灌木、岩石和墙,这样的背景正好和黄色的花朵形成了鲜明对比,另主题更突出。
其实用了这个镜头,就是因为色彩还原度有时候比较低,特别是对于红色,所以在后期的时候正好也可以多学习体验一下色彩的饱和度、明亮度、以及色相的变化。
这个小痰盂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光圈比较大,1.8的光圈加上ISO800,基本可以应付一大半室内的拍摄需求。当然焦外二象性、对角失焦率这是个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一张照片的构图,毕竟我们不是拿来商业用途的。
我比较喜欢点对角,压低一下整体的曝光补偿,用1.8-2.8的光圈,ISO根据需求来调节,Av档来拍摄室内小品。正如这几张:
当然这个镜头还是可以用来拍人像的啦!现在的摄影师哪有用小痰盂拍写真的?不用大三元都不好意思出门,还要背一个50mm 1.2L和“大眼睛”85mm F1.2,再有钱点的来一个200mm F2.8,可是……出来的照片和投入有时候差的有点多啊。。。
这里还要多说一句,我个人不太喜欢后期太严重,基本只是调整一下色彩饱和度、曝光度等等,大部分情况下底片和最终成片相差很小,如果不相信的朋友们可以看下这两张Lightroom的对比,也是用“小痰盂”拍摄的。
我的个人经验来说,小痰盂完全能够拍摄出非常好看的人像照片,很多时候不输给周围朋友的写真艺术照,比如这两张:(Nancy是我的女朋友,吼吼!)
第一张基本没有怎么后期,第二张加深了红色部分,高光部分加了一层洋红,使得整体偏少女粉,比较讨喜。
说了那么多,其实我就是想说,600元的镜头真的可以排除10000元的效果,摄影的关键还是镜头后面的头。
摄影不归路,漫漫其修远兮。。。以此来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