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些重要的功课需要我们去完成。只不过,面对自己独特而又唯一的人生考卷,不再有哪位老师可以帮我们划出重点,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去尝试和思考。
威廉·德雷谢维奇在他的新书《优秀的绵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今教育体系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不过是一群智商极高、颇为世故且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不断地和身边同学竞争却又始终效仿身边的人做出同样选择,他们中鲜有人有勇气去思考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并愿意朝那个方向去尝试。每当大学毕业典礼结束的那一刻,总会有一群优秀的绵羊带着对未来的迷惘踏入真实的生活。
常春藤盟校的毕业生尚且如此,更何况从普通高校走出的我们。然而,这一刻却又只是我们人生中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发展职业、要组建家庭、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尽管我们对未来感到迷惘,但认真思考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却又显得极其必要!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先就业还是先择业。遗憾的是这只是初入职场者“庸人自扰”的幻觉而已!事实是什么呢?对于绝大多数人其实只有一个选择——就业。原因有二:一、作为一个职场新手,大多数人由于缺乏对行业和自我真实、全面的认知,少有人清楚得知道什么样的工作才是适合自己的以及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是什么。二、真正可供选择的选项其实是极其有限的,类似于我们高考结束选择大学一样。入职培训时一位老师说了一句“扎心”的话:你们要是有更好的选择一定不会来这里。话语虽糙,却也道出了一些事实。
吴军老师在他的专栏《硅谷来信》中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他坦诚说道:“当我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时,除非对方家庭极其富有,我会建议孩子先用一年时间到世界各地转转,找找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否则我都会建议其先就业,在工作的过程中去探索真正适合自己的领域。”
相比于当下的工资,第一份工作带给你的成长更加最重要。同样,吴军老师关于这个话题也写过一篇文章,给出如下观点:几乎没有人能靠第一份工作的工资发财,如果大家能认清这个事实,就能体会第一份工作是否多出20%的工资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在这个阶段,挣多少花多少。文末吴军老师也做了一个调查:毕业后前三年的工资都怎么花了?
一位读者留言如下:
工资基本都花完,没有计划的花,钱多花多,钱少花少。比如每年的一月份基本是发年终奖金,一般是3倍的工资,但是到了2月底,基本都花完(还不包括1月份的工资),也就是一个月花了四个月的工资,真是了。
其他读者也多是类似的留言。
所以,人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必须能帮助你成长,在十年后赚到同龄人或同班同学3-5倍的收入!
不要浪费了工作之余的时间。新人见面会上经理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下班之后你们都做什么?大多数人的答案都只有两部分:休息和娱乐。经理说:我每天回到家再晚都要看书俩小时。经理下班比我们都要晚至少两小时,工资是多数人的十倍以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查理·芒格说过:我所见过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每天读书的——没有,一个也没有。
我们还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份工作在我职业生涯中扮演着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我想至少有一部分人会有同样的共识:这份工作是我职业生涯开始的一个部分。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似乎无关紧要的共识,很多人其实都是闭着眼睛往前走的,从“全局”角度看待问题能让我们更加清醒。既然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认同这个观点:一条腿走路一定不如两条腿走得快走得稳!
工作之余的时间可以用来阅读,可以用来学习一个新的技能,也可以培养一个新的爱好......保持耐心,与时间做朋友!当这条腿可以走路的时候,就是你可以奔跑的时候!
愿你在这段路上正确地前行,从容而坚定。